课件编号19883324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回延安》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259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八年级,语文,下册,2课,回延安
  • cover
回延安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糜子(méi)  贮藏(zhù)  白羊肚手巾(dù) B.脑畔(pàn) 慰藉(jiè) 柳林铺(pū) C.哺育(fǔ) 外溢(yì) 一气呵成(hē) D.惬意(qiè) 差使(chāi) 米酒油馍(mó) 2.下列各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B.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帖在心窝上。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D.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3.下列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一条条街道_____,/一座座楼房_____;/一盏盏电灯_____,/一排排绿树_____…… A.亮又明 披彩虹 宽又平 迎春风 B.宽又平 迎春风 亮又明 披彩虹 C.宽又平 披彩虹 亮又明 迎春风 D.披彩虹 亮又明 宽又平 迎春风 4.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B.一头/扑在亲人/怀。 C.树梢/树枝/树根根。 D.亲山/亲水/有亲人。 5.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回延安》是一首诗人贺敬之创作的词语极富地方色彩,展现浓郁陕北风情的民歌。(把“一首”放到“创作的”后) B.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也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把“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与“‘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互换位置) C.传媒集团携手各大投资公司精心筹备、策划、拍摄了这部赞颂伟大时代、致敬人民楷模的影片。(把“筹备、策划”改为“策划、筹备”) D.虽说延安的十月已显寒意,但来自各地的游客热情不减,很多红色景区仍然人流如织。(把“延安的十月”改为“十月的延安”) 6.下列诗句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A.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B.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C.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D.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③④②⑤ 8、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 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 B.“一头扑在亲人———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比激动的心 情,可以从一个“扑”字看出来。 C.诗人描绘团聚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排比,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 “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的修辞手 法,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9.《回延安》一诗,以“回延安”为线索安排结构,请按原诗顺序调整下列各句的顺序。 A.忆延安 B.欢聚延安 C.颂延安的贡献 D.回延安 E.赞延安的新貌 按原诗顺序应是_____ 10、学完《回延安》,你对延安充满了向往,趁着假期,你随旅游团到了延安,体验当地文化特色。 (1)每年春节期间,延安都会举行规模庞大的“我在延安过大年”秧歌节等多项旅游节庆活动。除了秧歌节,你还知道哪些延安的春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