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86362

2024年安徽省 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中仿真模拟试卷(二)(教师版 学生版)

日期:2024-06-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8600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安徽省,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中仿真模拟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当你看到”及第”“进土”“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 (  ) A.举孝廉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及第”“进士”“状元”“连中三元”,可知材料描述的这些称谓都是科举考试中出现,D项正确; 汉代时期时期举孝廉,排除A项; 察举制,按品行的标准选官,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排除B项; 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今年广受好评的“盛唐密盒”节目,让唐朝名臣“房玄龄”“杜如晦”出现在游客面前,幽默的问答互动让观众忍俊不禁。这两位名臣生活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B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B项正确; 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初,排除A项; 开元年间的贤相有姚崇和宋璟,排除C项; 康乾盛世出现在清朝,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唐太宗说:“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由此可见,唐太宗: (  ) A.推行开明民族政策 B.虚心纳谏从谏如流 C.知人善任量才用人 D.重视地方吏治管理 【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唐太宗说: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可知,唐太宗知人善任,量才用人,人尽其才。题干材料说的是唐太宗在用人方面的做法,C项正确; 推行开明民族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虚心纳谏从谏如流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重视地方吏治管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浇水灌溉 D.陶器制作 【答案】C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形似纺车,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到高地灌溉”描述的工具是筒车。唐朝经济繁盛,农具有了很大的改进。唐朝人民发明了新的犁地工具曲辕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农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C项正确; 交通运输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纸张印刷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陶器制作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5.日本学者本宫泰彦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中指出,唐朝300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这说明,当时日本的前进主要得益于(  ) A.遣唐使来华 B.张骞通西城 C.玄奘西行 D.鉴真东渡 【答案】A 【知识点】遣唐使 【解析】日本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