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86436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56389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8课,冷战,国际格局,演变,教学设计
  • cover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与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构成前后上的承接关系,这意味着三课及两个单元的教学均应以“国际秩序形成”、“国际格局的演变”作为主要抓手,理解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的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本课共包括三个子目“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两极格局的瓦解”。这三个子目之间遵循历史发展顺序,围绕冷战发生、发展、终结,介绍必要的历史知识,并结合国际格局在冷战中的演变,说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强化历史思维,给学生以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宏观认识。 学情分析与教学立意:本课为高二下复习课。本阶段学生,已经掌握基本历史事实,熟悉典型的历史事件(在本课中的例子为“柏林危机”等)。同时,经过高二的学习,对民族国家、国际关系有初步了解,但往往缺乏“以小见大”、从历史小事件中透视国际形势与时代潮流的能力,对历史事实间的联系把控不足。本课以小国在冷战的遭遇与发展作为主线,学生必须将孤立的、碎片的史实连成线、织成网,初步形成建构历史图景的能力。这也符合新教材破除“欧美中心论”的思想。同时,学生经过初步训练,已经掌握一些历史解释的基本方法,这为本课的教学设想提供了条件。 教学目标:运用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的观点(唯物史观L1、L2),利用波兰、土耳其、德国、埃及、阿富汗等国遭遇的档案、史实(史料实证L2),从战后国际国内形势、综合国力、外交方针、意识形态等多角度、客观分析解释冷战格局的动态形成及影响(时空观念L3、历史解释L3); 认识到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是大国主导、小国“依附”、博弈与互动下综合因素的结果,冷战思维再次出现,小国 “ 选边站” 压力增强,外交自主性下降,深刻理解新形势下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家国情怀L3、L4)。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冷战与两极格局产生的背景及特征 难点:冷战中孕育的多极力量及其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塑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小国们的贫穷与落后,被剥削和压迫,既不是一种选择,也不是一种命运,而是一种安排。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通过对冷战史的学习,看看那些处于冷战铁幕下的小国们,有着怎样的遭遇呢? 设计意图:利用时事热点引入新课,展开本课主线———中间地带”的小国发展 一、结构性裂变下的夹缝生存 1、何为“中间地带” (intermediate zones)? 材料一: 1946年8月,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第一次提出的理论观点:美苏之间隔着欧、亚、非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构成的中间地带。美国要进攻苏联前要将这些中间地带国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否则谈不上进攻苏联。 材料二: 师:从国际关系来看,产生“中间地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逆向思考,产生“中间地带”的主要原因是两极格局的形成。申言之,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解除、美苏强大-西欧衰落的实力对比变化,共同塑造了两极格局,形成了国际权力的“洼地”。 设计意图:了解中国领导人对战后国际格局的认识,理解“中间地带“产生的原因,初步形成对两极格局的认知。 2、波兰的遭遇 材料一: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194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