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88361

初中语文八年级26《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28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语文,八年级,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 cover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读诵读,把握诗歌整体节奏音韵; 2.思维方法与提升:意象分析,体味诗歌“悠然”意境; 3.审美鉴赏与创造:入境会意,品读诗歌“真意”内涵; 4.文化传承与理解:知人论世,感悟田园诗人隐逸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朗读诵读,在理解诗歌大意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意象,展开联想想象,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品位美读,引导学生联系陶渊明生平,入境会意,感悟陶公所追求的自然宁静与人生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酒”)酒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酒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诗与酒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提问同学们回忆所学有关“酒”的诗词) 有飘逸潇洒的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有想要一统天下的曹操高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也有送友出塞的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关无故人”。酒能壮志抒情;能消愁忘忧;能劝己勉人。酒,可以催发诗的灵感;诗可以增添酒的韵味。我们来走进课文,读读这首《饮酒》,看看这首诗是陶渊明酒后狂乱之作,还是酒后吐真言? (二)教学活动一:朗读诗歌,把握五言诗节奏音律 1.全班齐读,划分诗歌节奏。 明确: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把握基调,找到诗眼“悠然”。 提问1:这首五言诗的节奏是? 明确:二三拍 提问2:押哪个韵? 明确:an韵,喧、偏、山、还、言 提问3:在朗读中诗歌整体的感情基调怎样? 预设:闲适、轻松 提问4:这样的闲适轻松,在诗歌中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 明确:悠然 3. 请个别同学朗读,相互点评,教师范读。 (三)教学活动二:分析意象,品析“悠然” 1.诵读诗歌,请同学找出诗歌意象。 提问:这首诗虽是酒后直抒胸臆之作,也颇有一些写景的句子,我们来找找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来写呢? 明确:庐;车马;菊;南山;山气;飞鸟。 结合注释翻译: 结庐:建造房舍。结,建造。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嚷的尘世。 尔:如此。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真意:其中的道理 师吟诵: 把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然而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2.联想想象,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 提问:这些意象是诗人随意写的,还是另有深意呢? 知人论世:陶渊明 联想想象:象征意义 庐:草房子。--清贫淡泊的自然生活 车马:喧嚣--污浊黑暗的官场、斗争不休的世俗社会 菊:喻君子洁净高雅的品格 南山:肃穆庄严 山气:自然宁静,符合万物规律 飞鸟:既困顿劳累,又安顿休息。喻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意境:天然纯美,自然静谧 3.入境会意,理解“悠然”。 提问1:诗人去南山下采菊做什么? 预设:泡菊花茶;酿菊花酒;插画装饰 明确:从中看出陶公的闲情雅致,过着悠然自得的舒适生活。 提问2:“见”还是“望”?jian还是xian? 预设:学生各执一词,派代表阐明理由。 明确: “见”:不经意一瞥。人和山两相见,映入眼帘,知音共鸣。是客观悠然。 “望”:远眺。是人有意识的行为,拉远空间和心灵的距离。是主观寻求 因此:“见”更佳。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无限伤心与不甘无法告诉任何人,只有痴痴地对花倾诉,连花也不愿聆听自己的孤独,一味地随风而去,不带走她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