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90665

第5课 孔乙己 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297931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课,孔乙己,课件,36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鲁迅 课 文 导入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就敏锐地看到了中国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他说:“在中国,尤其是都市里,倘若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上围观或甚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帮扶的人却是极少的。”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的文化伟人,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希望以文艺实现他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抱负。 在他一生所创作的三十多篇小说中,他最喜欢的当属收在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那么,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他吧。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 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的代表作: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杂文集:《坟》、《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重温作者 创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在“五四”前夕,是《呐喊》的第二篇。当时科举制度虽已废除,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孔孟孟之道仍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体系并未改变。许多知识分子还未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而鲁迅认为要使人民群众觉悟起来,改变愚昧和麻木的精神状态,必须反对“国粹”,解放个性,把人民群众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精神传统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因此他“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文体常识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理解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 2.通过品读有关孔乙已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语句,分析他的性格特征。(重点) 3.抓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洞悉造成孔乙已悲剧的社会原因,认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难点) 4.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素养) 字音检测 阔绰( ) 羼( ) 拭( ) 绽出( ) 颓唐( ) 格局( ) 营生( ) 砚( ) 间或( ) 荤莱( ) 伤疤( ) 夹袄( ) 侍候( ) 惋惜( ) 乱蓬蓬( ) 不屑置辩( ) chuò chàn shì zhàn tuí gé yíng yàn jiàn hūn bā jiá shì wǎn péng biàn 多音形近 shé zhē zhé jiā jiá duó 踱步 dù 镀金 dù 渡江 biàn 辩论 biàn 辨别 biàn 辫子 chuò 阔绰 dào 悼念 diào 掉落 词语检测 【格局】 【大抵】 【阔绰】 【君子固穷】 【恳求】 【附和】 【间或】 【不屑置辩】 结构和格式。 大概,大都。 排场大,生活奢侈。 恳切地请求。 (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偶然,有时候。 认为不值得分辩。 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能够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固,安守。 整体认知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哪儿 主要人物是谁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梳理故事情节,说说小说从情节上可分为哪几部分。 第一部分(1-3): 介绍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第二部分(4-8): 介绍孔乙已平日来酒店喝酒的状况。 第三部分(9-13): 描述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的悲惨情形和命运结局。 精读细品 酒店里常来喝酒的酒客有哪几类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对比 做工的贫苦劳动者 悠闲阔绰的剥削者 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 小伙计所管职务和所处环境使人有什么感觉? 单调无聊,叫人活泼不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