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94389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读第12课《诗经》二首(学案)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600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解读,12课
  • cover
八年级下册 第 12 课 《诗经》二首 学习目标 1、理解《关雎》所体现的青年男女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 生活。 2、初步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3、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内涵。(重点) 4、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难点) 作者简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 篇, 又称 《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 《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 ”三部分, 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 其中的雅大部 分是贵族的宫廷音乐, 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 手法是赋、比、兴。其中赋直陈其事;比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写作背景 《诗经》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 称,如“《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诵: 《诗》三 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司 马迁用的也是这个名称, 如“《诗》三百篇,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史记·太史 公自序》)。后来改称《诗经》, 是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 的缘故。 课文主题 《 关雎》是一 首优秀 的 爱 情诗,描 写 了一位 青年执着地 追 求一位 漂 亮 而善 良 的姑 娘 ,反 复倾诉 内 心缠 绵 的 情 思 ,急切 盼 望不久 的将来 能 与 意 中人 美 满地 结合 ,表 达 了对 美好 爱 情 的 向往 与期 盼之 情。 《 蒹葭》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执着地寻求爱情的青年形象 ,突出了追寻之路的艰难 与漫长 ,表达了寻而无果的无限惆怅之情。 读读写写 重点语句翻译 (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2)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 (3)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姑娘美丽又可爱,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古今异义 左右流之(古义:捞取 道阻且右(古义:艰险 一词多义 左右流之(名词,右边) 左右采之(动词,采摘) 词类活用 今义:流动) 今义:阻挡) 道阻且右(动词,向右迂曲) 蒹葭采采(形容词,茂盛鲜明的样子) 左右流之(名词做状语,在左右两边) 琴瑟友之(琴瑟,名词做动词,弹琴鼓瑟。)(友,名词做动词,向某人表示亲近) 钟鼓乐之(使动用法,使……快乐) 《诗经》二首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诗经 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瞧鸠,在河之洲。 窃宛淑女,君子好速。 【释词】 〔关关〕雌雄两鸟的和鸣声。雎鸠〕一种水鸟,亦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河中沙洲。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品德好。 〔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逑,配偶。 【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伴侣。 【段落解析】第一节,用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写一个男子对心中偶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