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02862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17084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课,回延安
  • cover
(课件网) 回 延 安 --贺敬之 资料链接 信天游 又叫“顺天游”“小曲子”,陕北民歌中一种特别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和特色。其节奏自由明快、奔放热烈,情感浓郁。它集中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信天游”的基本特点 章法上:两行一节,节数不定。 韵律上:节内押韵。 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 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 01 02 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 1945年和丁毅合作创造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 知识助读细感知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课文研读析情感 整体归纳积方法 第一部分 知识助读细感知 预习检查 字音字形 羊 羔 糜 子 窑 黍 类 柳 林 铺 盏 喘 搂 白羊肚毛巾 脑 畔 眼 眶 ɡāo méi yáo shǔ pù zhǎn chuǎn lǒu dǔ pàn kuànɡ pàn 再读课文,概括每小节的内容。 (1)回延安 —抒写久别之情 (2)忆延安 —追忆战斗生活 (3)话延安 —描绘热闹场景 (4)看延安 —记录崭新面貌 (5)祝延安 —歌颂光辉历史 回延安 叙事线索 结构梳理 整体归纳 诗人以满怀的热情,回忆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赞颂延安的巨变,展望延安的未来,表现了诗人思念母亲延安的赤子之心,抒发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 课文研读析情感 一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进亲人怀。 思考:体会作者在这一节中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 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唱”“笑”“招”拟人,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扑”字,强烈而准确地写出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回延安———抒写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二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比兴手法 ———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起也.即借物起兴(先从别的事物说起,引起所咏之物),起发己心。 突出了诗人与延安的亲密之情。 火热的战斗和学习的生活 党的培育之恩 对母亲延安的怀念和感激 忆延安———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三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选择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渲染气氛。 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欢聚一堂,共叙新旧岁月。 比喻、夸张 滔滔不绝、唾沫横飞的热烈。 话延安———描绘见到亲人的热烈场景。 四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