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13360

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436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一模,语文
  • cover
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一模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12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 12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核分人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娉婷(pīng) 腈纶(qīng) 伤痕累累(lěi) 觥筹交错(gōng) B. 解剖(pōu) 拘泥(nì) 箪食壶浆(dān) 间不容发(fà) C. 宽宥(yòu) 游弋(yì) 爱憎分明(zèng) 金戈铁马(gē) D. 箴言(zhēn) 拾级(shí) 冠冕堂皇(guàn) 强聒不舍(qiǎ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绿州 搓捻 澄澈 重峦叠障 B. 安祥 狭隘 蓦然 战战兢兢 C. 博弈 翌日 栋梁 骇人听闻 D. 桅杆 震撼 盘垣 走投无路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一个人的人生。”电影《第二十条》中的台词振聋发聩,每一句都说到百姓的心坎儿里。 B.这篇文章的语言自然流畅,诗歌典故信手拈来,尤其是结尾的文字更是神来之笔。 C.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不断增长,见证了中国制造破茧成蝶,彰显了中国科技坚实底气,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D.中央生态环境督查组及时督办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案件。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精神的小屋也定须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B.哈尔滨是一座文明城市,从五湖四海来到“尔滨”定居的人们都自觉投入城市建设,保护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 C.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人口数据支撑。 D.近年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为人们的健身运动提供了日益多样的选择。 5.对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只有自律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就大事。”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B.“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此句子主干是“老人喝泉水。” C.“德高望重” “相提并论” “无精打采” “声名狼藉”这四个短语的类型一样。 D.“李志考上了985大学,杨明进了国企成了工程师,我在超市做物流主管: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此句的标点使用正确。 6.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 “庙堂”代指朝廷, “汗青”代指史册, “桑梓”代指家乡, “丝竹”代指音乐,“烽烟”代指战争,“须眉”代指男子。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义”。《关雎》和《蒹葭》属于其中的“风”。 C.古人习惯赋予星星一定的意义。 “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就是“天狼星”,苏轼借此表达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古人认为是发生灾变的征兆。 D.相传龙有九子,名称形态各有不同,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传承了龙的某种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在这里不是虚数。 7.古诗文默写(10分) (1)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 , ”写出了山间春夏的美景。 (3)《满江红》中,秋瑾化用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句子是“ ”。 (4)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有“ , ”可见其延绵已久。 (5)前半生诗圣杜甫,后半生少陵野老。 “ , ” (《望岳》)这是青春期的杜甫,豪情万丈,傲视群雄,登高一览,江山尽在怀抱之中。“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是老年的杜甫,饱经战乱,颠沛流离,却仍心怀家国,振臂疾呼。 8.名著阅读(6分) (1)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