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13925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邓稼先(同步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22086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
  • cover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 2.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难点: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播放一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视频。 解说: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自此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氢弹,同法国用八年、美国用七年、苏联用四年的时间相比,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核武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让世界看到一个饱受磨难、任人宰割、历经坎坷的伟大民族站起来了,并正以一个崭新的姿态进入世界民族之林。 导语:在这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是许许多多科学家不计名利、不求回报、默默无闻为之所做出的终生奋斗。这其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杨振宁先生走近邓稼先,认识邓稼先! 二、预习检测: 邓稼先、杨振宁人物传记和字词相关内容。(ppt呈现) 1.人物介绍: 邓稼先(1924—1986),邓稼先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我们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来称赞他。 杨振宁(1922-),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他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指名学生作答,教师适当点拨。 (1)梳理生字词。 ①指名认读下列词语。 元勋(xūn) 殷红(yān) 鲜为人知(xiǎn) 鞠躬尽瘁(cuì) 锋芒毕露(lù) 妇孺皆知(rú) ②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承受得起某种评价、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表示对他人的称赞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特指好事情。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都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不能带宾语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不要误用为“死得很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 1.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明确:运用小标题———条理清楚、内容分明。 2.结合每段小标题,简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1—9):通过列举中国百年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10—18):简述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并对其进行了高度评价。 第三部分(19—29):通过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来写邓稼先,以凸显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品格。 第四部分(30—33):写作者为中国人自己制造出原子弹而激动、自豪,为50年的朋友邓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34—39):写邓稼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胜利完成任务。 第六部分(40—44):引用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结评价邓稼先,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 3.说说六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 第一部分是引子;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第五部分重点写了邓稼先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