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16884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大象版)3.4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197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大象,空气
  • cover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 3.4《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采取了适宜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安全且易于理解的实验活动,例如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以直观展现氧气的支持作用,以及使用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的实验来揭示二氧化碳的存在。此外,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和科学历史资料的阅读,促使学生逐渐领悟空气包含多种成分以及它们大致的体积占比。 教材进一步通过讲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的经典实验,让学生了解到空气中氧气的实际比例。鉴于红磷燃烧实验的操作难度和潜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可以选择通过演示虚拟实验或者播放预先录制的安全操作视频,以替代实际操作,确保学生既能学到相关的科学知识,又能避免实际操作带来的风险。最终,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的核心科学观念。 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熟悉了人体呼吸作用涉及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以及绿色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调节大气中的这两种气体。利用这些基础知识,教师能够较为轻松地引导学生理解空气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然而,直接让六年级学生通过实验手段精确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是一项颇具挑战的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科学思维:能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搜集到的证据,运用分析、逻辑推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3)探究实践:能基于证据质疑和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 (4)态度责任:知道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要净化和保护空气,热爱自然。 四、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蜡烛、广口瓶、火柴、玻璃片、澄清石灰水。 (2)活动场地:实验室。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难点:能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搜集到的证据,运用分析、逻辑推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铁生锈是铁与水以及空气中的氧气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缓慢的变化。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哪些成分?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空气的知识? 生1:空气中还有二氧化碳、氢气等。 生2:我们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地球上大部分生物没有氧气就无法生存。 生3: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灭火就是要隔绝氧气。139 生4: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 生5:二氧化碳可以做成干冰,快递雪糕时可以用它保温。 生6:空气中还有氮气,医院里常用液态氮作冷冻治疗。 生7:…… (2)实验。 师:同学们对空气知识了解得真多。关于空气,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1:我们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一定会含有二氧化碳。我们还知道物体燃烧也需要氧气,那么物体燃烧时会放出二氧化碳吗?还是会放出别的什么? 生2:怎样验证物体燃烧时有没有放出二氧化碳呢? 师: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殊的性质,那就是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科学上常利用这一性质来判定二氧化碳的存在。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蜡烛、广口瓶、火柴、玻璃片和澄清石灰水,请大家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蜡烛燃烧会不会放出二氧化碳。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方案,按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实验步骤1中要注意把蜡烛固定好,以免在步骤2中脱落下来。 ②步骤2把瓶子倒过来时,要注意保持瓶盖密封,以免瓶中气体泄漏。 ③实验过程中注意用火安全。 ④实验结束后和小组同学讨论分析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 师:实验结束。请各小组快速整理好实验材料。谁来说说看,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认为这些现象能说明什么? 生1:在实验步骤1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