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16886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大象版)3.3怎样防止铁生锈(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847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大象,怎样
  • cover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 3.3《怎样防止铁生锈》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基于上一节课程中学生们已经认识到铁锈作为一种由铁变化而来的全新物质,其在现实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可能带来的潜在问题,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影响铁制品产生锈蚀的各种因素,并借此契机发掘科学有效的防锈方法。凭借上节课奠定的知识基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迅速形成合理的预测假设,并借助对比实验来验证这些假设。然而,由于这类实验结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我将在课前布置实验任务,指导学生亲自操作并细心记录观察数据。 本节课另一个关键环节在于培养学生完成严谨完整的科学探究报告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着力营造活跃的互动交流环境,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充足的机会展示和阐述他们的实验过程与发现。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互评,大家共同修订和完善各自的探究报告,以此提升他们的科学研究素养与合作沟通技巧。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直观感知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强,对周围世界的运作机制充满探知欲望。经过前期的科学课程学习,他们已初步建立了对物质变化的基本认知,特别是上一节课中关于铁生锈现象的理解,他们明白了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并能认识到铁锈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在这个基础上,六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提出科学假设的能力,可以尝试根据已知信息推测影响铁生锈的各种条件。然而,对于长期性的观察实验和严谨的科学探究报告撰写,他们仍需进一步的指导和实践锻炼。此外,六年级学生正值团队协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初步发展的时期,他们渴望在同伴间分享观点、交流心得,并通过互动反馈不断提升自我认知。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鼓励他们进行课前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以及课堂上的探究报告展示和交流评价,旨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书面表达水平,进而推动他们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三、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细致观察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有依据地作出铁生锈原因的假设。 (2)科学思维:探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坚持观察并记录探究过程。 (3)探究实践:调查防锈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4)态度责任:能整理探究过程与结果,完成探究报告。能基于事实证据质疑、评价他人的探究报告。 究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铁钉、玻璃瓶、水、橡胶塞。 (2)组织学生提前一周进行“探究铁锈生成条件”的对比实验,每天观察记录。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致观察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有依据地作出铁生锈原因的假设。 难点:探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坚持观察并记录探究过程。 六、教学过程 (1)交流实验方案。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铁锈和铁是两种不同的物质,铁锈松脆,会给生产生活带来危害。然后,我们对铁生锈的条件作出了假设。我们请每个小组课后根据自己的假设和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哪位同学先来解释一下你的实验设计思路? 生1: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假设:一是铁生锈需要空气,二是需要水,三是空气和水都需要。我的实验对这三种假设都进行了验证。上周,我已经分别将铁钉放在3个不同的玻璃瓶中,这3个瓶中的铁钉分别处于不同的环境中。①号瓶保持干燥,用橡胶塞密封。②号瓶中将铁钉完全浸泡在水中,用橡胶塞密封。③号瓶中的铁钉一半浸泡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不密封。 生2:我认为既然铁生锈可能涉及水和空气两个条件,就应该分成四组对比实验来验证,分别是无空气无水、有空气无水、无空气有水、有空气有水,这样才能具体看出空气和水分别对铁生锈的影响,以及它们同时出现或者同时不出现对铁生锈有什么影响。所以我用密封起来的瓶子模拟无空气的环境,用不密封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