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19124

7.2《秦腔》教案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34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秦腔,教案,设计,统编,高中,语文
  • cover
《秦腔》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贾平凹的生平及其创作成就,了解秦腔、秦地、秦人的基本特点。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本文出神入化的场面描写。 3. 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交流秦腔之类传统艺术发展前景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贾平凹的生平及其创作成就,了解秦腔、秦地、秦人的基本特点。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本文出神入化的场面描写。 3. 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交流秦腔之类传统艺术发展前景的看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1.作者介绍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人,生于1952年,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 代表作:长篇小说《废都》《秦腔》,中短篇小说《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录》《天气》等。 2.秦腔 秦腔,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国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称“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到全国各地,对各地的剧种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秦腔的表演既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现已发现的秦腔传统剧目有三千多种,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各种神话及民间传说,其中包括《春秋笔》《和氏璧》《三娘救子》等代表性剧目。 3、读准字音 泾(jīng)阳 敦(dūn)厚 疙瘩(gē da) 涤(dí)荡 熨(yùn)平 帽翎(líng) 人头攒(cuán)拥 往外扛(gāng) 偌(ruò)大 冷颤(zhàn) 文绉绉(zhōu) 甭说(béng) 伺候(cì) 珍馐(xiū) 咂摸(zā) 嗻(zhē) 二、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1、《秦腔》这篇散文的行文脉络是怎样的 请加以梳理。 答案: 示例1:文章第1—3段是第一部分,写秦腔源于秦川西府,与秦川农民有着血肉联系。 文章第4—8段是第二部分,写秦腔演出。先写秦腔排演(第4段),后写秦腔演出(第5—8段)。写秦腔演出时,首先写演出前台下的热闹情景(第5段),然后写演出时台上演员的情景(第6段),接着写演出时台下观众的情景(第7段),最后写与秦腔演出有关的逸事(第8段)。 文章第9—10段是第三部分,指出秦腔在八百里秦川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 示例2:一(1—3)指出秦腔的生成及秦腔与当地风土人情密不可分的特点。 二(4—9)通过排练和演出秦腔,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三(10)总结全文,强调只有也只能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 2、结合课文相关内容,概括形成秦腔厚重的文化意蕴的要素有哪些? ①秦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 ②秦人独有的声韵发展; ③秦腔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的广泛普及性; ④秦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从内容与手法两方面思考:作者是如何具体表现秦川人对秦腔的痴迷的? ①在内容上,选取了戏班排演、修建戏台、演出前奏、演员表演时观众的表现、秦腔引出的悲喜剧、秦腔待客等事件或场面,或介绍,或描写,表现了秦川人对秦腔的痴迷。 ②在手法上,作者主要运用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将观众的痴迷表现出来。 三、品读文本,鉴赏手法 1、请大家重点读第4—5段,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表现秦人对秦腔的喜爱的? 从排演时的演员的角度: (1)演员的来源:以家庭为例,写在秦腔面前人人平等,进步表明秦川人喜爱秦腔的程度之深。 (2)排演的艰辛:夏天蚊子多,冬天寒冷,衬托对秦腔的热爱。 从看排演时的观众的角度: (1)观众的年龄跨度大、观看时间长,写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 (2)观众的殷勤:有的“偷拿了红薯、土豆”“给演员作夜餐”。“三更鸡叫,月儿偏西”,孩子们还在“弯腰踢腿”等,生动地展现出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程度之深。 从演出前热闹场景的角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