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19129

专题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讲义+试题)(含解析)——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攻破重难点(世界史)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587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重难点,攻破,复习,二轮,历史,高考
    专题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试题) 1.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 ) A.已与西方国家建交 B.经济建设的需要 C.和平成为时代主流 D.政权已牢牢巩固 2.泰勒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难以与循序渐进的理性文明相协调。20世纪的文明人在野蛮性方面超过了早期所有的野蛮人,而且,他们的文明之优点:组织、机械技术和自我牺牲精神,使得战争的野蛮性更加骇人听闻。欧洲文明已经被天平称过。并且发现是不足的。”该观点意在说明( ) A.对欧洲文明成果产生怀疑 B.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破坏 C.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优越性 D.否定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3.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在批评“左”倾反对派时,一度提出“忽视农业利益、损害农业利益,就不能推进工业”的说法。同时,斯大林也一度赞成布哈林“不搞工农业剪刀差,靠工业自身积累完成工业化”的主张。斯大林的这些主张( ) A.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有益探索 B.揭示了苏联工业化成就巨大的原因 C.在实践中促成了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D.开创了利用商品和货币的过渡道路 4.手纺车被甘地看成“救治印度日益增长的贫困的万应良药”,“除了小纺轮上的小纺锤,我那简单的头脑别无所求”,“纺车轮的每次转动,都在纺着和平、善良和仁爱”,“回到纺车时代去”成为甘地非常重要的一个经济口号。甘地的这些主张( ) A.旨在推动印度走上现代化道路 B.利于培养自信合作的民族精神 C.维护东方国家农耕文明的优势 D.促使英国改变了殖民统治策略 5.“非暴力不合作”主义( ) 《印度舆论》中关于“非慕力不合作”主义的相关报道 时间 相关报道 1909年12月18日 非暴力不合作主义是一把锋利的多刃剑。它可以被用于任何情况。两个相互对立的人如果都使用这柄剑,双方最终都会愉快。它无须流血而卓有成效。它不会生殖,也无人能将它偷走 1911年10月7日 非暴力不合作主义的基础就是真理,只有那些不信奉流血的人才可以有效地利用它 1914年7月15日 非暴力不合作主义并非弱者的武器。比之存在输赢的体育竞赛,它需要更多的勇气 A.被压迫人民普遍接受的价值体系 B.蕴含道德理念的反帝思想武器 C.民族解放运动中消极抵抗的缩影 D.有效消除印度种姓歧视的方案 6.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城市北郊的“红十月”拖拉机厂离前线只有1500米远,工人们冒着炮火生产和修理坦克。在战斗激烈的9月份,他们生产了200辆坦克和150辆牵引车,许多工人甚至直接驾驶坦克到前线参加战斗。材料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 A.苏联军民保家卫国的信念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C.苏联模式推行公有制经济 D.苏联专业化教育培养了人才 7.当时许多苏俄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下列哪一项政策说明列宁等人“向私人买卖的原则让了步”( ) A.举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以租让制形式引入外国资本 D.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8.史学家泰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一书中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在第二次战争中,德国明确的是为推倒第一次战争的裁决而战,为摧毁随它而来的清算安排而战。泰勒旨在说明( ) A.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 B.一战是二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C.德国国际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D.二战一定程度是一战的延续 9.20世纪初,俄国政府发表照会表示:政府的声明充满了获得解放的民主国家的新精神……全体人民要求把世界战争进行到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止的愿望只会继续加强……政府将充分履行其与协约国关系中规定的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