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13课时 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 【实验目的】 1.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设计和制作一个氢氧燃料电池。 【实验活动】 实验任务 【实验用品】 U形管、石墨棒(石墨棒使用前应该经过烘干活化处理)、3~6 V的直流电源、鳄鱼夹、导线和开关、电流表(或发光二极管、音乐盒等)。 1 mol·L-1 Na2SO4溶液、酚酞溶液。 【实验步骤】 1.电解水。 在U形管中注入1 mol·L-1 Na2SO4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在U形管的两边分别插入一根石墨棒,并用鳄鱼夹、导线连接电源。闭合K1,接通直流电源开始电解。 现象:两极石墨棒均产生气泡,右侧石墨棒附近溶液变红。 2.制作一个氢氧燃料电池。 当上述电解过程进行1~2 min后,打开K1,断开直流电源。将两根石墨棒用导线分别与电流表(或发光二极管、音乐盒等)相连,闭合K2。 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问题和讨论】 1.列表比较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解水的原理。 氢氧燃料电池电解水能量化学能→电能电能→化学能装置电极 反应式负极:2H2-4e-===4H+ 正极:O2+4e-+4H+===2H2O 总反应式:2H2+O2===2H2O阳极:2H2O-4e-===O2↑+4H+ 阴极:4H2O+4e-===2H2↑+4OH- 总反应式:2H2O2H2↑+O2↑电子流向负极→正极负极→阴极,阳极→正极离子流向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阳离子→阴极,阴离子→阳极反应类型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2.该实验装置中加入1 mol/L Na2SO4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图示装置中石墨Ⅱ能否换成锌片作电极 参考答案:Na2SO4溶液能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将石墨Ⅱ换成锌片,电解水时无影响,但作燃料电池时,Zn作负极,O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此时构成的是Zn—O2燃料电池,并非氢氧燃料电池。 3.若该装置中将Na2SO4溶液换成KOH溶液或H2SO4溶液,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如何书写 KOH溶液H2SO4溶液负极2H2-4e-+4OH-4H2O2H2-4e-4H+正极O2+2H2O+4e-4OH-O2+4H++4e-2H2O 【针对训练1】如图为以Pt为电极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极为负极,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 B.a极的电极反应式:H2-2e-2H+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c(H2SO4)增大 D.若将H2改为CH4,消耗等物质的量的CH4时,O2的用量增多 答案:C 解析:结合图示可知H2在负极a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通入O2的电极为正极,电子由a极流向b极,A项、B项均正确;该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c(H2SO4)减小,C项不正确;1 mol H2或CH4分别消耗0.5 mol和2 mol O2,若将H2改为等物质的量CH4,消耗O2增多,D项正确。 【针对训练2】关于电解水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增加水的导电能力,可以加入氯化钠固体 B.电解水阳极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 C.阴极区溶液的pH不断减小 D.在两极滴加酚酞,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显红色 答案:B 解析:A项,电解氯化钠溶液会生成氯气;C项,阴极区:2H2O+2e-2OH-+H2↑,pH不断增大;D项,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生成H+,不显红色。 【针对训练3】如图所示是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工作温度高达700~900 ℃时,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内的O2-由电极甲移向电极乙 B.电池总反应为N2H4+2O22NO+2H2O C.当甲电极上有1 mol N2H4消耗时,标准状况下乙电极上有22.4 L O2参与反应 D.电池外电路的电子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答案:C 解析:结合图示可知电极甲和乙分别为负极和正极,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O2-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A项错误;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B项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