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23083

6《变色龙》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118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变色龙,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变色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变色龙》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小说阅读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警察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小说是最能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讴歌美好、神圣、庄严,鞭挞丑陋、污秽、邪恶。阅读小说,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整体思路】 《变色龙》作为一篇短篇小说,情节比较简单,学生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就初中学生阅读能力而言,理解和复述情节不会存在障碍。整堂课以小说三要素为核心,以“理情节———析人物———赏环境———悟主旨”作为四大板块教学。抓住一个“变”字,以“变了几次色、怎么变色的、为什么变色”三个问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教学时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怎样去读小说,怎样分析人物形象,以及用什么方式去把握小说的主旨。梳理情节后,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来感知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变”与“不变”,通过理解人物形象初步感知课文。接着引导学生赏析社会环境语句,并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小说主旨。通过这些技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梳理、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为课外阅读、写作打下基础。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见过“变色龙”吗 这种动物的典型特点是什么 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就塑造了一个像“变色龙”一样的人。他是谁 是怎样“变色”的 为什么“变色”呢 一起来学习一篇讽刺小说———《变色龙》。(出示图片) 二、目标导航 1.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 2.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把握其心理活动,分析其形象。 3.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树立正直、表里如一的做人意识。 三、理情节———明小说内容 1.小说主人公是谁? 2.小说中心事件是什么?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文章结构。 交流展示: 1.奥楚蔑洛夫 2.奥楚蔑洛夫在广场上处理“狗咬人”案件的经过。 3.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5段):写警官奥楚蔑洛夫碰上狗咬人“案件”。(开端) 第二部分(6—27段):写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的经过。(发展和高潮) 第三部分(28-29):写奥楚蔑洛夫“审案”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嘲笑和恐吓。(结局) 四、看言行———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6-27 自然段中人物对话部分。思考: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态度有几次变化 随着什么变化的?各是怎样变的? 温馨提示: 用“———划出表明狗主人身份变化的语句。用< >括出奥楚蔑洛夫对狗的评价和处理意见的语句。用( )括出文中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态度变化的语句。 2.填写表格。 3.引导点拨:讽刺艺术手法的运用增强讽刺的效果。 (1)夸张。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在短短的时间内,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化,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对比。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坯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戏剧效果更加突出。 出示:在夸张中讽刺 在对比中讽刺 4.通过这些生动的语言描写,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奥楚蔑洛夫? 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溜须拍马、媚上欺下。 刻画人物性格技法之一:运用语言凸显人物性格。 5、文中还运用了一些传神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活动,能找出来并分析吗?(展示交流) 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