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24469

云南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9538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解析,原卷版,试题,化学,月月
    云南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化学学科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18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第I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 1.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B. Na2O2能与CO2反应,可用作供氧剂 C. 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 SiC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2. 化学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天宫二号”空间运行的动力源泉———太阳能电池帆板,其核心材料为晶体硅 B. “天问一号”火星车使用的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C.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商代的铜人铜像填补了我国考古学、青铜文化史上的诸多空白。青铜器的出土表明我国商代已经掌握冶炼铜技术 D. “北斗系统”组网成功,北斗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二氧化硅 3. 下列有关酸雨及形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pH小于7的降雨通常称为酸雨 B.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C. 大量含硫化石燃料燃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 酸雨的形成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4.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属于氮的固定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 断开1mol C-H键要放出一定的能量 D. 液氨汽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热,可用作制冷剂 6.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O2与水反应: B. Fe与盐酸反应: C. 铜与稀硝酸反应: D. S与铁反应: 7. 可利用下列实验流程除去粗盐中的、、以及泥沙等杂质(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第②步过滤出的滤渣主要是泥沙 B. 第④步中不能用替代 C. 第③、④、⑤步添加试剂的顺序还可以是:、、 D. 第⑦步中加入盐酸目的是除去和 8. 只用一种试剂,将NH4Cl、、Na2SO4、NaCl 4种物质的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A. NaOH溶液 B. AgNO3溶液 C. BaCl2溶液 D. 溶液 9.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A. 图①温度计的水银柱上升 B. 图②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C. 图③中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D. 图④中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10.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图A是制备氯气 B. 图B是制备并检验SO2气体性质 C. 图C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图D是收集NO 11.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 B. 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 C. 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 D. 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 12. 根据“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 烧瓶充满氯气,胶头滴管和烧杯中加入浓碱溶液也可能形成喷泉 C. 向烧杯中滴加适量酚酞,形成红色喷泉说明氨水显碱性 D. 烧杯中换成其他液体无法形成喷泉 13. 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吸水性 B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现象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D 向浓HNO3中加入红热的炭 产生红棕色气体 炭与浓HNO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