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25541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集训(9)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15523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集训(9)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一、选择题 1.(2024九下·德庆月考)1921年,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剪去长发,遭到学监的训斥,认为剪发有损学校名誉,阻碍教育前途,规定剪发女生不准回家和上街。1921年7月,巴县知事还发出“禁止男女同行”的告示。这反映了当时的重庆(  ) A.争取妇女解放的阻力很大 B.受新文化运动影响较小 C.大力整顿社会的不良风气 D.教育水平低于全国各地 2.(2022八上·深圳期末) 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礼节上,有鞠躬,有的跪拜,有的脱帽,有的作揖”,“在婚姻上,一面立禁止重婚的刑律,一面许纳妾的习俗”。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在社会习俗变迁中(  ) A.民主平等普遍实现 B.顽固保守抗拒潮流 C.崇洋媚外追求新潮 D.新旧并行多元发展 3.(2022八上·深圳期末) 古诗词寓意深远,常常为我们解读历史提供言简意赅的绝妙注脚。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句形象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你认为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  ) A.19世纪60—70年代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一战”期间 D.国民党统治后期 4.(2022八上·龙岗期末)火柴产业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张名片。某同学收集了一组近代火柴盒的图片,其传递的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5.(2022八上·佛山期末) 张之洞提到:“乙未(1895年)以后,志士文人,创开报馆,广译洋报,参以博议.始于沪上,流衍于各省,内政、外市、学术皆有焉。”其所述现象表明(  ) A.新式学堂开始创办 B.新型媒体得到发展 C.国民革命蓬勃开展 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6.(2022·南充)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生存。西方列强在华取得的下列权益中,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北京条约》的赔款额度大幅增加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7.(2022八上·佛山月考) 鸦片战争后,中国教育进入大变革时代。中国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的标志是(  ) A.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B.谕令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至此寿终正寝 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学堂章程,统一学制 8.(2023八上·徐闻期末)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描述中国废科举前后的情况说:“以前是读古书的,现在不能 不注意一些世界大势了。以前是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些科学知识了"。由 此看来,废除科举制度(  ) A.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B.使民众受到民主与科学洗礼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利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 9.(2023八上·雷州期末)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颁布了《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强调结婚自愿、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原则,但在执行过程中阻力重重,为此赵树理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创作了《小二黑结婚》。这说明文学创作的源泉来自于(  ) A.社会生活 B.国 家政策 C.风俗民情 D.作家勤奋 10.(2023八下·电白开学考)清朝末期,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在英国国旗,船尾悬若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 B.中外合资企业生产形式已经形成 C.封建制度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2023八下·电白开学考)有学者这样评价他:“一个在科举道路上累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才幸而取中状元,但他却视官爵如过眼云烟,转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