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28256

6-1《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共2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1294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母爱无关阶层与地位高低———《大堰河———我的保姆》 思考:有人说养恩大于生恩,也有人不以为然,谈谈你的看法。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年轻时的艾青 年老时的艾青 艾青从十分富裕的家庭出生。然而,出于某种原因,他的父母将他送到了五里外的一个贫困的家庭,交给一位童养媳保姆抚养,且他恐怕在一岁前就来到了保姆家中。至于他的保姆大堰河,实际上名叫“大叶荷”,这是她生长村庄的名字。 总结每个部分诗歌的主要情感。 怀念与痛悼 眷恋与感激 同情与控诉 讴歌与赞美 第一层:(1-3节) 第二层:(4-8节) 第三层:(9-11节) 第四层:(12-13节) 称谓背后的母子情 一、大堰河在诗中的称谓有哪些? 你:拉近作者与大堰河的距离,便于直接抒情 她:以旁观者视角观察大堰河的生活状态,使读者产生同情。 二三人称交替使用:交叉着对大堰河的想念礼赞之情,增强诗歌的情感表达。 二、作者的自我称谓有哪些? 地主的儿子:我与大堰河的阶层差异 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诗人与亲生父母关系的冷漠 你的乳儿、你的儿子:对大堰河哺育之恩的感激。 三、诗歌中其他人的称谓 (1)生身父母:暗含“育我”的缺失,与父母的隔离感 (2)亲妹妹:不熟识的妹妹 (3)大堰河的儿子们:兄弟们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增强小说的真实性,便于心理描写,抒发感情,但在叙述上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所想。 拉近作者和读者的心理距离,娓娓道来,增加亲切感。若对象为物,则使物具有拟人化作用。 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描写事物,叙述灵活自由。 称谓不同的原因 艾青出身望门,据说他出生时,母亲难产,三天三夜,小艾青才呱呱落地。算命的说,这孩子命硬要克父母,于是艾青便被寄养到村里大堰河家。体现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对比背后的母子情 我回家以后 红漆雕花 丝和贝壳 白米的饭 金色的花纹 在大堰河家 结冰的池塘 切悉索的萝卜 掏猪吃的麦槽 晒大豆和小麦 两相对比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表现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思念之情。 大堰河的人物形象 搭好灶火 拍去炭灰 补好衣服 包好手 掐虱子 抚摸我 动作描写 纯朴 勤劳 细心 悲苦 慈爱 大堰河的死 青苔的石椅 一手把纸钱的灰 几尺长方的土地 几束稻草 四块钱的棺材 枯死的瓦菲 草盖的坟墓 死后 枯死的瓦菲 大堰河的死因 1、繁重的家务 2、生育的痛苦 3、地主剥削 4、生活艰难 5、婚姻不幸    诗人对大堰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控诉。 总结 本首诗歌首先怀念了勤劳、朴实的大堰河,并对大堰河的细心照顾表示了感激之情。其次,诗人对大堰河的死无比的同情和悲惨,进而讴歌和赞扬了伟大的母亲———大堰河。 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胡风:"至于《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这里有了一个用乳汁用母爱喂养别人的孩子,用劳力用忠诚服侍别人的农妇的形象,乳儿的作者用着朴素的真实的言语对这形象呈诉了切切的爱心。 现代文学家茅盾:"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中国现代文学管窥》) 本首诗歌的表现手法 1、反复咏叹 2、大量的排比 3、鲜明的对比 4、人称的不断变化 作业:写一封书信给生命中对你有恩的人(300-400) 要求:适当引用《大堰河———我的保姆》相关句子,并有自我的真情实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