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 基础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装入药品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C.用稀硫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时,为了将铁锈除干净,必须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酸液中 D.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浓硫酸沿容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下较深的划痕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3.分类法是认识物质世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生铁、不锈钢、玻璃钢 B.可加热的容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D.可回收物:旧报纸、旧纸箱、易拉罐 4.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类物质的相互关系,甲包含全部乙、部分丙及其他物质,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A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B 含金属元素的盐 碳酸盐 钙盐 C 含氢元素的化合物 碱 盐 D 纯净物 化合物 单质 A.A B.B C.C D.D 5.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粉可能有剩余 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u2+ C.一定有银粉生成 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u2+、Ag+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金属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都是金属 D.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醋酸溶液也能使石蕊变红色 7.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滤纸上剩下的固体物质是 A.铁 B.铜 C.氯化铜和铜 D.铁和铜 8.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碳酸钠 氧化铁 硫酸氢钠 氢氧化钙 NaCO3 FeO NaHSO4 Ca(OH)2 盐 氧化物 酸 碱 A.A B.B C.C D.D 9.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如图是根据组成元素不同对化学肥料的分类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O(NH2)2、氨水、硝酸铵属于氮肥 B.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属于钾肥 C.图中①表示的是磷肥 D.图中②表示复合肥 10.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不属于自己用途的是 A.“铜”:我能作导线 B.“氧气”:我能人工降雨 C.“石墨”:我能作铅笔芯 D.“一氧化碳”:我能冶炼金属 11.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B.目前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居第二位 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可以炼制成汽油、柴油、煤焦油等产品 D.我国的矿藏比较丰富,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12.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序号 甲 乙 ① H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 KOH溶液 ② Ag-Zn合金 稀硫酸 ③ 含有Na2CO3的NaOH溶液 稀硝酸 ④ HCl和H2SO4的混合酸 Ba(NO3)2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二、填空与简答 13.下图是硅芯片蚀刻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NF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丁物质的化学式是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14.古往今来,金属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铁、铜、铝、锌”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出土大量有研究价值的文物,如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高3.95米的青铜神树(如图所示)。 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 (填“大”或“小”)。 (2)铝制品之所以耐腐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