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30354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14140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学期,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
    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周平王东迁之后,郑国不断侵扰王室。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随后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却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表明( ) A. 分封制下等级森严 B. 周王实际控制诸侯 C. 天下共主名存实亡 D. 桓王注重睦邻友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东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周平王东迁之后,郑国不断侵扰王室。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可知,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地方诸侯敢于挑战周王室的权威,说明天下共主名存实亡,C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分封制遭到破坏,排除A项;材料现象说明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减弱,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排除D项。故选C项。 2.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萧条,农民流离失所,甚至自卖为奴;投机商乘机哄抬物价,民不聊生。面对这种情况,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 严刑峻法 B. 休养生息 C. 焚书坑儒 D. 独尊儒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汉朝初期。根据材料“西汉初年,社会经济萧条,农民流离失所,甚至自卖为奴;投机商乘机哄抬物价,民不聊生。”及所学可知,汉初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统治者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及发展,B项正确;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了减轻刑罚的措施,排除A项;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排除C项;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3. 如表所示为周朝部分诸侯国国君的姓氏与初始爵位。据表可知,西周分封制( ) 国名 鲁 晋 齐 宋 杞 楚 姓氏 姬姓鲁氏 姬姓晋氏 姜姓吕氏 子姓宋氏 姒姓杞氏 芈姓熊氏 爵位 侯爵 侯爵 侯爵 公爵 公爵 子爵 A. 抑制了功臣集团扩张 B. 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 C. 深化了华夷之辨理论 D. 淡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理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表格可知,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既有姬姓诸侯,例如“姬姓鲁氏”、“姬姓晋氏”,又有非姬姓诸侯,例如“姜氏吕姓”“芈姓熊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分封异姓诸侯王的目的是扩大统治基础,进而巩固统治,B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功臣集团扩张”,排除A项;“异姓诸侯王”不是少数民族,所以不能深化“华夷之辩”的理论,排除C项;周朝的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加强了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4. 宋代欧阳修在文章中记载当朝儒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慨叹人生仕途大起大落。这一现象产生的制度根源是(  ) A. 军功授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及所学可知,描述的是科举制的历史信息,即社会中下阶层通过考试的方式进入了官僚集团,D项正确;军功授爵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排除A项;察举制是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设立中正官品评人才,其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排除C项。故选D项。 5. 189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