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31115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381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五,单元,战争,文化,交锋,习题
  • cover
第五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地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 ) A.加强了文化交流 B.推动了民族迁徙 C.促进了思想解放 D.引发了宗教改革 2.“一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B.中外经济发展与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3.法国学者麦撒说:“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将各民族集聚一处…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欧洲)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该学者意在强调蒙古西征( ) A.带给欧洲人们深重的灾难 B.促进了民族间相互交融 C.推动了东西方交通的发展 D.加速了西方社会的变革 4.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05—前30年)重视市区市政和文化建设,修建有许多公共花园、剧场、神庙、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筑,亚历山大里亚城博学园中的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这主要反映了托勒密埃及( ) A.注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B.生活方式深受希腊的影响 C.文化建设成就领先世界 D.推动希腊文化中心的西移 5.有史家写道:“罗马人来到不列颠时,带来了大量罗马的物品、文化以及社会习俗,让不列颠人感受并逐渐认同了罗马文化。”“而大英博物馆藏的维多利亚早期的茶具(见下图)制造于韦奇伍德的伊特鲁里亚工厂……三件茶具虽镶带纯度标记的白银蕾丝装饰,但它明显是一套普通家庭也能负担得起的简单茶具。”这两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 A.商品流动带来文化互鉴 B.战争苦难造成文化交锋 C.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 D.工业革命后商品的廉价 6.拿破仑所“吕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激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 ) A.促进了民众政治上觉醒 B.推翻了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C.始终遭到各地人民反对 D.受到各国的强烈支持和拥护 7.1906年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在中国的学校。罗斯福给国会的咨文中指出:“我国宜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于近世之境地。”对上述材料准确的理解是( ) A.美国企图强化对华文化价值观渗透 B.美国帮助中国发展文化教育 C.美国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文化侵略 D.美国企图强化对华思想控制 8.在美洲奴隶较多的地区,非洲语言、印第安语和欧洲语言融合成了克里奥尔语。到了18世纪,美国的南部占人口总数3/4的黑人都用此进行交流。这一现象反映了( ) A.非洲语言在发展中消亡 B.美洲多元化文明的形成 C.美洲地区经济发展加速 D.殖民扩张带来文化融合 9.外国人在华设立教育机构始于1842年香港英华书院,创办初期“欲以学校为一种补助之物,助其宜传福音事业”:到1890年以后,则认为“不论在哪一个社会,受高等教育的人们,都是有势力的人们,他们控制社会的情感和意见。”其办学理念的变化说明西方( ) A.力图通过教育影响中国社会 B.重视提高国人思想文化素质 C.对华经济侵略进入新的阶段 D.放弃传教转向培养实用人才 10.一战前后,中国思想界提出一系列关于“国民性”、“国性”、“中国之魂”、“国本”的主张。这表明( ) A.文化的民族性受到关注 B.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 C.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D.各派救国方案趋于一致 11.一战期间,英法将其殖民地士兵大量投入战场。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