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31617

专题21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课件)-【考点攻略】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精讲课件(统编版)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26520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精讲,课件,专题,统编,高效,复习
  • cover
(课件网)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专题21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课标解读 1.认识这一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的科技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2.通过新时代中国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综合国力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史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对世界的贡献。 主题梳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进步。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上,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思想文化方面,新中国成立,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单元梳理 三年中考分析 课题 中考考点 河南三年中考相关题 预测 科学文化成就 1.两弹一星 2.航天事业的发展 3.双百方针 4.袁隆平、屠呦呦、模样 2021年,选择题(14),考查袁隆平及其科技成就,1分 2021年,非选择题(23),考查航天事业的发展,1分 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成就; 互联网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日常生活的变化 1.衣食住的变化 2.变化的原因 3.票证制度的实行和废除 交通通信发展 1.交通的发展 2.电信事业的发展 3.互联网的发展 4.交通通信发展的影响 2022年,选择题(14),考查网络信息技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分 大概念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体现 阶段特征: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文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象,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2.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衣、食、住、行、用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大概念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体现 历史解释: 1.两弹一星: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组织研制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工程简称。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国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大概念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体现 唯物史观: 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在我国科技发展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工程的成功更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奉献以及全国人民支持的成果。 家国情怀: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变化的启示:(1)改革开方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2)党的正确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保证。(3)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要继续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考点梳理 考点一 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 含义 指核弹(原子弹与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概况 核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实验 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