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31637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4.1 走向生态文明(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解析版)

日期:2024-05-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445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2024,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文明
    4.1走向生态文明 (解析版) 基础检测练 1.人类社会发展史 社会阶段 (1)原始社会: ①主导产业以 为主; ②资源基础:自然植物、动物; ③环境问题:对自然的破坏 且发生在局地; ④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 (2) : ①主导产业以 为主; ②资源基础:作物、驯化动物、土壤、 ; ③环境问题:对自然的破坏 ,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 ④人与自然的关系:半 自然。 (3) : ①主导产业以 为主; ②资源基础: 资源; ③环境问题: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在全球尺度上改变自然环境; ④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 (4) : ①主导产业以 为主; ②资源基础:各种自然资源; ③环境问题: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威胁; ④人与自然的关系: 。 【答案】 采集、狩猎 较小 依附 农业社会 种植、养殖 气候 有限 依附 工业社会 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 矿产 征服 生态文明社会 第三产业 和谐共生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的主导产业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对自然的破坏较小且发生在局地,此时人类依附自然;在农业社会,主导产业为种植和养殖,资源基础包括作物、驯化动物、土壤、气候,此时对自然的破坏有限,人类半依附自然;在工业社会,主导产业包括工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资源基础为矿产资源,此时人类试图征服自然;在生态文明社会,主导产业以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位置,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和谐共生。 2.人与自然 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1)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 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2)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3)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 、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答案】 和谐共生 自然环境服务 国家安全 【详解】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这种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强调: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3.保障措施 (1)根本措施: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 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 (2)具体措施:①推进生产方式的 ;②推进 的绿色化。 【答案】 生态文明 绿色化 生活方式 【详解】要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从根本上讲需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首先,要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方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要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真题点兵练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指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如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5年,该地区人地关系最趋于紧张的是海拔( ) A.2200米以上地带 B.1600~2200米地带 C.1300~1600米地带 D.1300米以下地带 2.2000~2005年,该地区海拔1300米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答案】1.D 2.C 【解析】1.根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定义可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越大,代表人口与耕地关系越缓和。读图可知,2000~2005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