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33686

2023-2024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必考点解析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05-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7761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2023-2024,试卷,考点,环境,声音
  • cover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必考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关于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宇航员登陆月球,由于表面没有空气,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2、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一种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就可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色不同 C.探测仪可以发现幸存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从而作出反应 3、手鼓社团活动时,敲鼓的力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 4、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小明和小华读出a、o、c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  ) 字母 小明 小华 a 109.2Hz 261.2Hz o 115.4Hz 279.0Hz c 120.5Hz 282.8Hz A.小明声音音调低 B.小明声音响度大 C.小华声音音调低 D.小华声音响度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_____发声,当车走到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_____(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填“信息”或“能量”)。 2、为庆祝建党 100周年,学校举办以“歌声飞扬,红心向党”为主题的合唱比赛。嘹亮的歌声是由歌唱者声带的_____产生的,观众在剧场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处减弱噪声。 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人耳要听清回声,回声到达人耳必须比原声晚0.1s以上,人必须距离障碍物_____m以上。(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4、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____而产生的。 5、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_____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9分,共计45分) 1、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