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37917

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853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模拟,语文
    二○二四年大庆市升学模拟大考卷(一)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三道大题,26道小题,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8题,共24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2024,以奋斗起笔!当新年的阳光照耀中华大地,zhǎn新的篇章呼唤奋斗者挥毫书写,梦想的征途召唤追梦人再启新程。实干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中国奇迹的铸就,离不开每一个奋进的中国人。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lì奋斗中展开;时代的华章,必定在接续奋斗中书写。 zhǎn lì 新 砥 【答案】崭 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崭新:zhǎn xīn,意思是非常新、簇新。 砥砺:dǐ lì,磨炼;勉励。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恪守(kè) 婆娑(suō) 缄默(jiān) 味同嚼蜡(jiáo) B. 拘泥(nì) 惩戒(chěng) 亘古(gèn) 前仆后继(pú) C. 豢养(juàn) 应和(hè) 烟囱(cong) 锐不可当(dāng) D. 订正(dìng) 蓦然(mù) 俯瞰(kàn) 接踵而至(zhǒng)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惩戒(chěng)———chéng,前仆后继(pú)———pū; C.豢养(juàn)———huàn,烟囱(cong)———cōng, D.蓦然(mù)———mò; 故选A。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B. 张老师那幽默风趣的一席话,让全班同学忍俊不禁。 C. 为了高速公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殚精竭虑,克服了许多困难。 D.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南方“小土豆”既享受了冰雪的快乐,也体会了天伦之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理解和运用。 A.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城市绿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句中指同学们听张老师的幽默的话忍不住笑,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句中用来形容工程技术人员为了高速能通车,用了很多心思和精力来解决难题,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不能用在此处形容南方人来北方旅游的快乐,不合语境,使用不正确; 故选D。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更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 B. 只有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就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中国力量。 C. 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D. 一切创新成果都是由人做出来的,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决定了我们有没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将“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与“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互换位置; 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可将“只有”改为“只要”,或将“就”改为“才”; D.一面对两面,应在“拥有”的前面加“是否”,或者去掉“有没有”; 故选C。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代表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B.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如《范进中举》中的“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