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38915

【核心素养目标】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30868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核心,素养,目标,1课,文明,产生
  • cover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和各文明古国的概况,叙述了距今约5000-600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知识较多、空间范围较广。 本课分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两个子目。前一个子目讲述了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人类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这一过程包含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这一子目共有三段,第一段简要介绍了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情况,并叙述了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第二段论述了农业发展对人类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交换和贸易出现,人类定居生活并发展为早期城市。第三段论述了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了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开始出现。这一部分理论性较强,较难理解。 后一个子目讲述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共分为九段。第一段概括论述了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接着分别叙述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的发展进程、政治特点和文明成就。第二、三段介绍了两河流域的西亚文明,第四、五段介绍了古埃及文明,第六、七段介绍古印度文明,第八、九段介绍了古希腊文明。这一部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知识容量较大,相对来说更容易理解。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分析、认识各文明古国不同特点形成的时空条件,这部分需要学生进行分析解释,较难理解。 二、学情分析 已有: 知识储备:本课的知识在初中课本九年级上册1-4课已经有所涉及,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基础知识,因此对本课的知识已经有了基本了解,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思维能力: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纲要上中国史的内容,核心素养均有所提高,对历史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空观念,能够运用史料进行分析解释,并进行一定的归纳。 未有: 知识储备:由于涉及的知识点多且没有深入认识,与现在有较远的时间间隔,学生对本课的认知还处于较为浅显的阶段。 思维能力:思维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欠缺,分析归纳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较差。 因此本课应着重培养学生对文明内涵和产生的认识,加强唯物史观;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对史料的分析能力,认识各文明古国的发展状况和历史条件对其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明的正确态度,涵养家国情怀。最终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目标1:通过文字资料和流程图表,了解文明产生的前提和标志、文明的发源产生过程。(唯物史观) 目标2:通过历史遗迹图片、文字史料、地图和时间轴,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成就。(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目标3:通过文字史料和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和各种历史条件对各文明古国特点产生的影响,归纳影响文明特点形成的因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目标4: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感受世界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多元发展,理解、尊重文明的差异性、培养对不同文明正确的认识态度(家国情怀) 四、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不同特点形成的时空条件。 难点: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分析、认识各文明古国不同特点形成的时空条件。 五、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