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38983

9.1 电荷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表格式)

日期:2024-05-0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3464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三,必修,2019,人教,电荷,物理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1节 电荷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国际单位。 2.会用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观察并分析静电感应现象,进一步提高应用物理模型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物体带电的几种方式的分析得出电荷守恒定律,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体会守恒思想对物理研究的重要性。 4.知道元电荷、比荷概念,知道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让学生初步体会量子化思想。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静电感应现象中电荷分布的规律的理解 2. 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 教学难点: 1. 从物质微观结构认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本质原因。 2. 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起电机、毛皮和橡胶棒、金属球、一对枕型导体。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复习初中已学过的电学知识。 教学过程 任务1:认识摩擦起电的原因 问题情境1:通过让学生观察闪电自然现象和起电机产生的电火花实验(如图1),同时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可以使物体带电的现象,激发学生对于电现象的好奇与兴趣。 问题情境2:通过回顾科学家们对电现象的研究,初步认识摩擦后的物体可以吸引微小物体,如摩擦后的琥珀可以吸引羽毛(如图2),这个现象与物体带电有关,从而引出电荷概念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 问题情境3:思考物体带电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分析物质的微观结构,从微观角度解释摩擦起电的本质原因是发生电子的转移。 问题问题指向的核心素养1.请观察起电机产生的电火花现象,并结合生活经验列举使物体带电的现象有哪些? 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的本质原因。(物理观念) 2. 为什么经过摩擦的很多物体都具有吸引作用呢?3. 有些物体带正电,有些物体带负电,物体带电的含义是什么?4. 为什么通过摩擦,可以使原先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呢? 5. 摩擦起电的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的电荷,电荷数量有无变化?在摩擦起电探究中,引发学生对起电本质的深入思考。(科学探究) 设计意图:(1)让学生体验起电小实验,知道物体带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物体带电过程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分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对物质内部微观结构的理论分析,知道摩擦起电的本质原因是物质得失电子。 (3)通过对摩擦起电认识过程的了解,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以及培养严谨科学的精神.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任务2:探究静电感应现象 分析金属的微观结构(如图3),知道金属导体内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为后面静电感应的分析做好铺垫。 问题情境4:实验探究1:将带电金属球靠近两个彼此接触的枕型导体,观察金属箔有什么变化(如图4),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情境5:实验探究2:在实验探究1的基础上。①先分开两枕型导体,再移走带电金属球(如图5);②将分开后带电的两个枕型导体彼此再接触(如图6)。通过观察金属箔的变化,进一步理解感应起电的本质原因。 问题问题指向的核心素养1. 当带电金属球靠近导体时,导体两端的金属箔片张开,移开带电金属球后,下方的金属箔片闭合,导体两端又恢复原来不带电状态,这是为什么呢?知道金属的微观结构模型特点。知道感应起电,知道感应起电的本质原因及其电荷分布特点。(物理观念) 2. 如果先把两枕型导体分开,再移走带电金属球,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这是为什么呢?研究静电感应现象中电荷分布规律,并解释相关物理现象。(科学思维) 能通过对几种起电方式的探究,初步形成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3. 分开后两个带电枕型导体,所带电的电荷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1)利用一对枕型导体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