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39603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32154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考试,解析,原卷版,试题,地理
    仁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关于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致 B. 边界具有确定性 C. 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 D. 区域内部无差异 2. 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条件变化 B. 水分条件变化 C. 地势高低差异 D. 农业类型差异 【答案】1. C 2. 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和土壤,学生要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熟悉土壤分布和形成条件。 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 【1题详解】 在我国根据地域环境不同,土壤一般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草甸土及漠土。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不一致,A错;土壤之间有过渡地带,边界不确定,B错;区域内部有自己的特征,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C对;区域内部也有差异,差异是绝对的,D错。故选C。 【2题详解】 由图可知,有青到黄再到白,体现的是土壤由我国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根据我国降水特点可知,东中西的差异主要是水分条件变化,故选B。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 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图示地区位于40°N,从考虑阳光的角度,夏季南方有树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由于比较冷,且盛行北风,所以北方有常绿针叶林有利于阻挡北风,南方为落叶阔叶林,可以减少对南方阳光的遮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正午太阳高度角决定热水器安装角度,热水器最好与太阳光线垂直,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40°+23°26')=26°34,' 热水器安装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大约为63°26',与④最接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为:α = 90° - | β - γ |,其中α为正午太阳高度角,β为观察者所处的纬度,γ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注意:|β-γ|表示的是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当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某干旱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环境要素的联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上图中表示蒸发增大和云量增多的依次为 A. 甲丙 B. 甲丁 C. 乙丙 D. 乙丁 6. 由于灌溉该地区大气湿度 A. 一直减小的 B. 一直增大中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5. A 6. D 【解析】 【分析】本题以“农田灌溉初期该地环境要素的联系图”为背景,涉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5题详解】 据图可知,因为灌溉可导致蒸发量增大,进而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云量增多,对太阳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