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39835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7次 大小:259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
  • cover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生物的栖息地 1、当气候、食物和水源等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会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新环境的行为。 2、生物能够长期生活在某种环境中,是由于这种环境能为它们提供生存、生长发育与繁殖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食物和庇护所等基本条件,这样的环境叫作生物的栖息地。 3、栖息地为生物的生活提供了基本条件。地球上的栖息地类型多样,不同的栖息地上生活着的生物也各不相同。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4、蚯蚓是用皮肤呼吸的,下雨后泥土会变得非常潮湿,透气性就会变差,含水量大就会堵塞土壤中的毛细气孔,氧气不足,因此蚯蚓就会钻出地面透气,呼吸。 5、蚯蚓主要以主壤中的有机物为食,它们的身体呈圆筒状、分成许多节,体表分布着很硬的刚毛,且能分泌黏液,这些特点有助于它们在主壤中灵活地运动。 6、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松软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蚯蚓会离开不适宜的生活环境,选择适宜的生活环境。 7、在炎热的夏天,狗时常会伸出舌头,通过唾液的蒸发进行降温。 8、每年5月中下旬,非洲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进入旱季,水草日趋枯竭。草原上的动物会聚集起来,寻找新的水源和食物。 9、骆驼生活在沙漠地区,为了适应缺少水源和食物的生活,骆驼极能忍饥耐渴。它们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两周, 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可以在得不到食物时,分解成身体所需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 10、在适应环境变化与维持个体生存的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自我保护的本领,如拟态、保护色、假死等。 3 保护生物与环境 11、在一片草原上,狼的存在使得食草的鼠、兔、羊等生物的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草原也能够保持繁茂。因此,人们称草原狼为草原生态的天然调节器。 12、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13、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很多种,比如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14、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近年来,由于围海养殖、乱扔垃圾、乱排污水、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其面积在锐减。 15、在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如果其中一种因素发生变化,就会破坏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使生态系统发生改变,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16、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建立动物救助站、基因库、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17、2000年,联合国确定每年的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问”,以增强人类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重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和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第二单元 地表形态的变化 4 地表流水的力量 18、水在地球上不断地循环,产生了雨、雪等天气现象。降水或冰雪融化时形成的流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改变地表的形态。 19、同样的降雨量,陡坡流失的土壤较多,缓坡流失的土壤较少。 20、流水对地表物质有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作用。地表长时间受到流水的作用,会形成不同的地形景观。 21、地球的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是常见的地表形态。 5 地球的内部结构 22、钻探是勘探地下矿床、地层构造等最直接的手段。 23、根据地震波等信息,可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24、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等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个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24、地壳:固体地球的最外层,主要由岩石组成。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5千米,海底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