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47943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49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
  • cover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18 童年的水墨画 1.会认“墨、染”等生字,会写“墨、染”等生字和“水墨画、垂柳、钓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背诵《溪边》。 1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孩子们回忆童年生活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童诗两首,一起来分享童年的快乐。 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画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你最喜欢哪首或者哪句诗?为什么? 3.学习片段《溪边》。 (1)指名读《溪边》。这首诗主要写了孩子们在溪边垂钓的情景,说说你在诗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它们是什么颜色,在文中标注出来。 (2)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还有哪些句子是你比较难理解的,与同桌讨论交流,想一想你会用哪些方法去理解呢? ①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理解这些句子呢?可以让学生回顾所学旧知,如:回忆贺知章的诗《咏柳》;联系自己生活,说说你看到的垂柳的姿态以及颜色。垂柳把溪水当作镜子,垂柳会照镜子吗?这里把溪水比作什么?把垂柳比作什么?又把山溪比作什么?通过这种方法对山中景物进行描写,你体会到了山溪的什么特点?想象画面,朗读感悟。 ②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联系上下文或结合图片,思考:“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是什么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想一想,溪水还把什么给染绿了?抓住“绿”“红”体会画面的色彩美,抓住“立”体会画面的静美,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③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想一想: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呢?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思考一下。引导从“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一个孩子在这里钓鱼。再联系自己的钓鱼体验,引导学生从“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知道孩子钓上鱼来了,特别高兴。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表现的就是孩子们钓鱼的乐趣。带着愉快的心情读一读句子。 (3)交流并小结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联系生活体验等。 (4)多种形式朗读(赛读、配乐读等),试背《溪边》。 4.用自己的话描绘片段《江上》。 《江上》写了一群孩子在江上戏水,像一群鸭子一样。小朋友们有时挥动着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有时互相拨水,玩得十分高兴;也有小朋友钻入水中,出水时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5.对比学习片段《林中》。 对比句子“松树像刚洗过澡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和“松树像刚洗过澡清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亮”。读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叠词“清清爽爽”“明明亮亮”,通过朗读使学生明白,叠词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而且还能起强调作用。分享交流生活中积累的类似词语。课件补充,学生积累。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朗读,想象童年愉快的生活画面。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写字 ,拓展积累 1.课件出示生字,仔细观察生字,发现构字规律,将生字按结构特点分类。重点指导写好“蘑”“爽”“染”。 提示:“蘑”字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提醒学生看清笔画,注意笔画间的穿插和避让。也可以提醒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进行书写记忆。 “爽”是独体字。书写“爽”字时要注意书写的笔顺,写好撇画和捺画,这个字才能立得住。 课件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