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53607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导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4-06-1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3次 大小:3487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文化,高中,哲学,必修,统编,政治
  • cover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课标要求】 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问题导学】 1.历史和实践证明,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要求: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①原因: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②要求: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互动探究】 探究一: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非奥项目是亚运会区别于奥运会的主要标识,杭州亚运会设置了诸多非奥项目。 武术赛场,选手们太极拳动作刚柔相济、太极剑舞得行云流水,赢得满堂喝彩;藤球起源于东南亚,被形象地称作“脚踢的排球”,运动员时而迅猛出击,时而凌空倒钩;卡巴迪风靡于西亚和南亚,一名队员喊普“卡巴迪”进入对方半场去触碰防守队员并争取顺利返回,被“捉”到的队员就要下场,这种高配版“老鹰捉小鸡”趣味横生……此外,杭州亚运会非奥项目还纳入了滑板、攀岩、电子竞技等青少年喜爱的新兴项目。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一直体现在办赛理念中。 杭州亚运会非奥项目诠释了多元之美。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知识加以说明。 探究二:中国和希腊都是文明古国,彼此有天然的亲近感。两国的文明互鉴、互利互惠,离不开古老文明和当代文化的深度交流、相互交融。中国的戏曲、希腊的古代戏剧,分别是两个国家的文化活化石,它们沿着各自的脉络发展,本来互不相关,直到世界剧坛兴起“跨文化戏剧”,中希古老文明孕育的现代剧场艺术实现了从古到今的转化、从希腊戏剧到中国戏曲的跨越。用中国戏曲改编和演出希腊悲剧,正是两种文明、两个文化和合之美的绝妙样本,契合了多元文明互鉴的内在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希两国进行文化交流互鉴的积极意义。 探究三: (1)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分析梁启超和鲁迅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 (2)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中国人开始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民族,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信、骄傲、荣耀。请你列举两个当代文化自信的现象。 【体系构建】 【易混辨析】 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意味着我们可以照搬西方的先进文化。( ) 2.文化交流互鉴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发展。( ) 3.只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就能推动文化发展。( ) 4.我们要坚决反对彻底拒斥民族文化的全盘西化论、盲目照搬传统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 ) 5.只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就能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 6.文化发展要以外来优秀文化彻底改造民族文化。( ) 7.对于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我们都要大胆拿,大胆用。( ) 8.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9.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 10.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坚持学习外来文化成果。( ) 【当堂达标】 11.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质和开放特征,体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贯通、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融,展现出特有的穿透力、传播力和感召力。为此,青年学生需要( ) ①实学实干,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中国梦 ②坚守立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