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53967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4815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2024,必修,统编,语文,高中,学年
  • cover
课题 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课 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上学期接触了实用类文本中的通讯,通过《乡土中国》进一步认识了学术类文章的特点,具备了初步阅读实用类文本的基本能力。进入下学期,第一次阅读科普类文本,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自主阅读方法和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时存在盲目性和被动性,欠缺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意识,在思考方面具有的依赖性和肤浅性;二是对于科普类文章的文体特点认识不清楚,欠缺对这类文本的理解分析与评价能力。就这篇文章而言,学生在读懂科学家经历、把握其精神特点方面是重点,难点还在于对文体特点的专业认识和把握。所以教学中,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十分重要,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文体意识,通过对写作意图的把握、对文字的品读,来认识文体特点,体味作者情感,进一步体味科学家精神特点。 教材分析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以“探索与创新”为人文主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动机、过程与方法,在获得科学认识的同时,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思考的价值,激发科学探索意识、创走激情和理性精神。这篇课文叙述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展现创新意识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设计理念 在掌握“科普文知识”和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初读课文梳理人物的科学研究历程,体验科研艰辛。再通过课文精读,把握科学家“发现”与“创造”背后的科学精神,总结科学家的精神品质,从屠呦呦的科研历程中汲取力量并掌握材料概括题型的答题要领。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基本内容,把握文章思路。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屠呦呦进行科学发现的过程,体会文章缜密的思路。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屠呦呦的医学研究精神及人格魅力,掌握材料概括题 型的答题要领。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和尊重科学,从屠呦呦的科研历程中汲取力量。 教学重点 了解屠呦呦进行科学发现的过程,体会文章缜密的思路。 教学难点 体会屠呦呦的医学研究精神及人格魅力,从屠呦呦的科研历程中汲取力量。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 PPT、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颁奖词导入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一屠呦呦的颁奖词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 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品德高尚又显耀)。 知人论世 疟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疟疾的记载。古人认为,疟疾的起因是暑气和风邪的轮番侵袭所致。西方人也把疟疾的原因归结在空气上。疟疾的英文词汇———Malaria,正是“坏”(mala)和“空气”(aria)两个词根的组合。但是,把病因归结为空气,正好说明了人类的无助。很显然,只有找不到真正的病因,才会让人去怪罪空气。事实也证明,所有怪罪空气的医学理论,都没什么实际用处。疟疾就这样在人类中肆虐了几千年。 作者简介 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其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人物荣誉 2011年,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