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68515

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指导】1-2-1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课件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023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写作,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指导
  • cover
(课件网) 1 老 泥 阅 读 和 写 作 培 训 文题及要求 作文1:哲学家说: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观察秋天的花草树木,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记录你的观察和思考。 作文2:这个秋天真的有些不一样,因为你步入了中学时代,有了新的老师,认识了一些新同学。相识是人生的缘分,是彼此交往的开始。古人说:“乐莫乐兮新相知。”选取一个你最难忘的相识瞬间,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作文3: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自由和幸福的港湾。从小到大,家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吧?父母亲人的关爱,一定让你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吧?自拟题目,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为背景,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写作思路 作文1:要想写好此文,首先,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秋天中的各种花草树木。不仅要观察花草树木的颜色、形态,更要观察花革树木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变化,同时还要对这些东西有所感、有所悟。其次,可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作此文。比如可以介绍那些花草树木的生长过程,可以描述它们的美姿美态,可以记叙自己观察的过程,还可以发表自己观察后的所感、所悟。 写作思路 作文2: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本题写作起来并不很难。写好此文的关键是要把握两点:一是选材要准,二是细节刻画到位。在选材时,同学们一定要选取那些生活中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素材。比如某个老师上课很有特色,某个老师很关心同学,或者某个同学在你初来该校时给了你 一定的帮助,或者某个同学特别优秀,为班集体做出了一定 的贡献,等等。无论是选取哪类素材,都要选取那些你比较熟 悉的,让你的心灵有所触动的材料,这样写起来才能顺手,才 会有自己的情感融在其中。再就是要把“相识 的瞬间”写细致,人物的言行举止,都要 很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不然蜻蜓点水式 地记叙,不会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更不会打动读者的心灵。 写作思路 作文3:这个作文题,同学们一定会有话可说。但是写作时,也必须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从你记忆的库存中调取生活的素材,不要虚构。选材时就要选取那些看似平常,但是又能让你感到刻骨铭心的亲情故事人文。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能抄袭,或说些大而无当的空话。二是要采取合理的写作方法,可模仿课文《秋天的怀念》,写得质朴一点;也可以模仿《荷叶母亲》写得灵动一些;还可以借鉴其他作文的写法,写得新颖巧妙。总之,文章手法要巧妙,表现要灵活,不能生硬地记叙、毫无感情地刻画。 写法点拨 “作文难,作文难,提笔作文心中烦”。这是多数学生面对作文训练时产生的想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有两个方面: 1.不知道写什么,换句话说,没有素材可供来写作文。 2.不知道怎样写,即有了材料不知从什么角度人手写。 下面着重谈谈怎样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饭,先要有米;作文,也要先有“米”,这个“米”就是写作材料,通常叫做“素材”。写作材料来自何处?材料来自生活。具体地说,一是来源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二是来源于他人(同学、亲友、父母)或前人提供的资料;三是来源于以生活与资料为基础的联想和想象。因为资料、联想和想象是生活记录的折射,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因此,从根本上说,生活是写作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写法点拨 一、要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必须对生活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 1.多观察 就是既要观察生活中那些动人、非凡、奇特的人、事、物,也要观察那些平凡、普通的人、事、物。通过观察,去发现一般人不易发现的新鲜的、具有深意的东西。观察的过程必须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