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69186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初中语文 边塞军旅诗专题复习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25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醉卧,沙场,君莫,古来,征战,几人
  • cover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军旅诗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过的相关诗词的梳理,了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情感主旨等,形成对边塞诗的整体认识。 2.运用已有积累,进行边塞诗的解读,提高对边塞诗的鉴赏能力。 3.感受诗词中蕴含的爱国精神,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1.在了解边塞诗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迁移,提高边塞诗的解读能力。 2.感受诗词中蕴含的爱国精神,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的教材学习和自主阅读,学生在诗词鉴赏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沉淀和认识提升,学生对每一首诗的了解比较清楚和具体,但对这边塞题材的诗词缺少系统而完整的认识,学习与复习更多时候停留在简单的背记和重复做题上,复习备考不能仅仅是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应是知识的梳理整合、能力的螺旋上升和认识的逐步深刻。第一轮复习阶段希望将这些散落在教材各个角落的边塞诗梳理整合,能将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迁移到新的阅读中,获得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认识,并深刻领悟诗词中传递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边塞诗”简介 1.“边塞”,边疆地区的要塞,泛指边疆。顾名思义,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作,形成于汉魏六朝时代,发展于隋朝,兴盛于唐代。我们初中六册课本中,边塞诗共出现八首,也是以唐朝为主。这些诗或描摹塞外风光的奇异壮阔,或描写戍边生活的残酷艰辛,或抒发将士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或表现士卒思乡念亲的凄苦离情,或表达对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的不满。诗中情感或慷慨激昂、坚定执着,或沉郁感伤、无奈悲苦,或多种情感复杂交织,是古典诗词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诗歌题材。 2.边塞诗的标题: 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如《征人怨》、《从军行》等。 二、品读边塞壮美诗词,了解边塞诗主要特点 三、把握时代特征,了解唐宋边塞诗词风格与情感的差异 助读资料1: 唐宋两个时代在边塞诗词风格的差异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 助读资料2: 感悟边塞作品中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