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69318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4 灯笼 素材+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86033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素材
  • cover
(课件网) 吴伯萧 《灯笼》 逢年过节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挂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那么它还有着什么样的象征和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 情景导入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焚身( ) 溺炕( ) 神龛( ) 皎洁( ) 幽悄( ) 犬吠( ) 乡绅( ) 斡旋( ) 霍骠姚( ) 怅惘( ) 锵然( ) 裴公( ) 燎原( ) 司马懿( ) 熙熙然( ) 星阑( ) 自学检测 nì kān jiǎo qiǎo shēn wò piào chàng wǎng qiāng péi liáo yì xī lán fén fèi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垂珠联珑: 斡旋: 掌故: 争讼: 静穆: 怅惘: 自学检测 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调停,调解。 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 因争论而诉讼。 安静而严肃。 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当代著名的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3、作者简介 自学检测 2、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不散”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初读课文感知灯笼 1、自由朗读,初步感知《灯笼》。 3、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第⑤段,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 第⑥段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 第⑦段元宵节看灯; 第⑧段,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 第⑨段,纱灯上描红; 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 第⑾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初读课文感知灯笼 3、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 明确: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度来抒写灯笼。 初读课文感知灯笼 1. 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 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细读课文悟灯笼情 细读课文悟灯笼情 2.灯笼引起了作者小时候对家乡的哪些回忆?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 ;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 ,花脸,《司马懿探山》。 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灯笼” 的意义有哪些? 文化上的意义: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情感上的意义: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 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 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 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细读课文悟灯笼情 3、 文章结尾一段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