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76941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3古诗文阅读专题课件(6份打包)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27323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复习,2025届,诗文,打包,6份,课件
    (课件网) 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整体阅读指导 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 考查年次 2021 2022 2023 新 高 考 Ⅰ 卷 文本体裁 唐诗 宋词 宋诗 文本出处 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 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林希逸《答友人论学》 选择题型 15.理解和赏析诗歌(3分) 15.理解和赏析诗歌(3分) 15.理解和赏析诗歌(3分) 简答题型 16.简析诗中观点(6分) 16.简析诗所谈道理(6分) 16.理解重要句子(6分) 考查年次 2021 2022 2023 新 高 考 Ⅱ 卷 文本体裁 宋诗 唐诗 宋诗 文本出处 陆游《示儿子》 李白《送别》 林逋《湖上晚归》 选择题型 15.理解和赏析诗歌(3分) 15.理解和赏析诗歌(3分) 15.理解和赏析诗歌(3分) 简答题型 16.理解诗句内容(6分) 16.考查表达技巧(6分) 16.印证文学观点(6分) 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古代诗歌阅读呈现如下特点: 1.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近几年新高考卷均为一道单选题和一道简答题。 2.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难度有所增加。如2023新课标Ⅱ卷选取林逋的《湖上晚归》。第16题要求考生简要分析王国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 3.选材蕴涵独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如2023新课标Ⅰ卷选取南宋林希逸的七律《答友人论学》,以诗歌的形式讨论治学的道理。尾联化用魏了翁的名言。第16题由此设题,启发考生思考: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 阅读导引·明解题之规范 一、了解与鉴赏有关的古诗特点 1.语言跳跃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为篇幅字数的限制,诗人要把所叙述的事物全部详细地呈现出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艺术的,这就要求诗人选取其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于是诗歌便有了语言跳跃的特点。 2.情景结合特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古诗中,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缘情设景,景和情之间的关系都是默契而和谐的。写景与抒情(前、后内容)是相关、相反或相衬的。 3.章法结构特点 诗词的一般章法结构如图所示,当然,也有很多诗歌采用诸如开宗明义、直接点题、以景结情等章法结构。 近体 诗 绝句 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 律诗 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 词 上阕(片) 首句渲染气氛 写景(次) 主句写景 尾句过渡 下阕(片) 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 抒情(主) 4.律诗对仗特点 就高考题古代诗歌阅读选诗来看,考查材料多为唐、宋诗中的律诗。律诗每首八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这为解读诗歌提供了一定帮助。 对 仗 正对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变迁、怀古伤今之情 反对 刘长卿《新年作》中的“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自己已经年老,仍居他人之下;春已归来,而自己远居他乡,尚不能回去。在对比中写人不如春,造语工巧,饶有思致,表现了作者新年远居他乡的哀怨 串对 (流水对) 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句说“疑无路”,下句说“又一村”,语意上形成上下承接、略有转折的语法关系 5.语言变形特点 古诗语言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与一般书面语,成为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既遵循语言规范,又时时欲超出语言规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