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80855

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日期:2024-06-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6920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次,解析,试卷,历史,联考,2024届
    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新石器时期,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陶器精致,白彩内涵丰富;长江中游的高庙文化,陶器刻画图像繁缛复杂,表现出天极宇宙观的主题;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玉器温润,出现对昆虫羽化蜕变之力的崇拜。这说明,中华文明( ) A. 领先世界 B. 多元共生 C. 交融发展 D. 崇拜神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新石器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这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发展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与其他地区文明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各地区文化的不同情况,即多元性,没有体现他们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自然的崇拜,非神灵崇拜,排除D项。故选B项。 2. 建立后赵的羯族人石勒,文化程度较低,在军中专设“君子营”以处士大夫,即位后沿用九品中正制选宫,并明令不得侮辱“衣冠华族”。建立前秦的氏族人符坚在位时,恢复“魏晋士籍”,承认士族的免役特权。这些措施( ) A. 加速了羯族氐族的封建化 B. 奠定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 C. 促进了北方正常秩序恢复 D. 有利于缓和与汉族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减少汉族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抵抗,从而缓和民族矛盾,D项正确;“加速了”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民族交融,但无法得出奠定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的结论,排除B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促进了北方正常秩序恢复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3. 如表所示是中国古代较大区域人口比重的演变(以合计数为100)。表格数据可以佐证( ) 区域 2年 140年 742年 1102年 1491年 1820年 黄河下游 69.7 57.9 43.2 25.7 25.7 23.9 晋、陕 10.7 4.7 15.9 13.4 14.0 8.0 甘、宁 2.4 0.9 1.9 3.4 1.8 3.2 淮南 5.4 7.4 13.9 15.8 23.6 22.7 两广、江西 1.3 4.6 4.9 10.1 10.6 13.4 两湖、江西 4.4 13.8 83 20.2 19.6 20.4 四川 6.1 10.7 9.8 11.5 4.7 8.4 A.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较快 B. 南北实现均衡发展 C. 城市分布重心逐渐转移 D. 西南经济发展缓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黄河下游地区人口比重逐渐下降,而淮南、两广、两湖、江西等南方地区人口比重逐渐上升,这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人口变多会导致南方的城市变多,北方人口减少会导致北方城市变少,故表格中的数据可以佐证城市分布重心逐渐转移,C项正确;西北人口占比大体上处于下降趋势,因而城市发展不会较快,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发展相对较快,而甘、宁等地比较缓慢,没有实现均衡发展,排除B项;材料只列出四川,没有涉及贵州、云南地区,无法得出西南地区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4. 黄宗羲认为:“《诗》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田出于王以授民,故谓之‘王土’。后世之田为民所买,是民土而非王土也。民待养于上,故谓之‘王臣’,民不为上所养,则不得系之以王。”黄宗羲的论述( ) A. 否定君主统治的正当性 B. 认清封建制度的危害性 C. 论证民本思想的合理性 D. 阐释政治转型的必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