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81544

内蒙古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6502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内蒙古,历史,解析,原卷版,试题,联考
    内蒙古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2第五、六单元十选择性必修3前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各持见解,著书立说,奔走游说,互相争辩,出现了“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的现象。这一现象所造成的局面( ) A. 直接促成了各诸侯大国改革的成功 B. 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C. 全面奠定后世主流思想的发展基调 D. 推动了传统文化体系最终形成 2. 成书于西汉的《淮南子》中说:“黄帝曰:‘医有五经,何谓也?’岐伯曰:‘五经者,脉口也。脉口者,气之所发也;气之所发,以生五脏之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段话表明( ) A. 天人合一观念渗透到中医学 B. 辩证唯物主义根植于文化传统 C. 儒家的经学体系构建于西汉 D. 系统的哲学理论此时已经萌生 3.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的数百年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呈现本土化倾向。下列选自东晋文献中的论述,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 A. 王侯虽以存存为功,而未能令存者无患 B. 悦释迦之风者,辄先奉亲而敬君 C. 此理之与形乖,道之与俗反者也 D. 春秋经世,先王之志,辩而不议者,非不可议 4. 有学者指出,“五胡(匈奴、羯、氐、羌、鲜卑)乱华”是一个贬义词,“五胡”是牧人,不是野蛮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也有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该学者的观点( ) A. 意在强调少数民族比汉族更为先进 B. 侧重于分析华夏观念形成的背景 C. 辩证地认识了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 D. 说明了民族交融趋势加强的动因 5. 《商品帝国》一书中,作者举例谈道,仅番薯这样一种作物,在传入中国后就使得承载人口大幅增长,还让农村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参与到培育蚕丝、采摘茶叶、种植糖料作物之中,生产中国明朝后期和清代用来出口的商品。这说明该时期( ) A. 列强通过丝路贸易掠夺中国 B. 世界市场拓展影响明清对外贸易 C. 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主动权 D. 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 由宋代及清代,江西因赣江贯穿南北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水陆交通要地,东西货物汇聚,各方商贾云集。有学者认为,近现代江西发展由于海运的兴起,原本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赣江内河航运大不如前;随着铁路交通的兴起,江西更是错过了铁路时代的开端。该学者以江西为例,论述了( ) A. 内河航运落后于其他交通方式 B. 交通变迁深刻影响区域发展 C. 现代交通发展进入了铁路时代 D. 水运交通应该继续发挥作用 7. 新文化运动中“反传统”是一种“文化批判”,这种“文化批判”的任务是解放思想,把中华民族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守旧的状态中解救出来,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思想文化上的“破旧”。这种文化“破旧”反映出( ) A. 尊孔复古实为时代逆流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C. 民主共和国已名存实亡 D. 文化时代性是当时必然 8.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说:“唐朝三百年间,学生、僧生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日本对中国的优点进行整理提炼,咀嚼吸收,最终在各个方面都逐渐摆脱了唐风,形成了优美、典雅的日本文化。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日本社会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 B. 留学唐朝开启了日本文明发展的进程 C. 日本文化水平超越了中华文化 D. 中华文化促进了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9. 1955 年,山西省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建立起集体医疗保健模式,这是具有互助特征的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当年11月,卫生部牵头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