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83427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 课件(共12张PPT)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376934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统编,PPT,12张,课件,第八,战国策
  • cover
(课件网) 战 国 策 ———第八 1 战国时代 2 游说之士 3 《战国策》 4 寓言故事 知者:完成《经典常谈》小册 要求:默读全文,勾画出以下4个信息。时间8分钟 封建制度既然在崩坏中,七雄便各成一单位,各自争存,各自争强;国际政局比春秋时代紧张多了……后人因此称这时代为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 这是封建制度崩坏的开始,那时候周室也经过了内乱,土地大半让邻国抢去,剩下的又分为东西周;东西周各有君王,彼此还争争吵吵的。这两位君王早已失去春秋时代“共主”的地位,而和列国诸侯相等了。 秦、楚、燕 和新兴的 韩、魏、赵、齐, 是那时代的大国, 称为“七雄” 。 三家分晋: 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 在历史上, “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 那时候君主和大臣都竭力招揽有技能的人,甚至学鸡鸣学狗盗的也都收留着。这是所谓“好客”“好士”的风气。 其中最高的是说客,是游说之士。 …… 战争到底是劳民伤财的,况且难得有把握;重要的还是外交的工夫。 外交办得好,只凭口舌排难解纷,可以免去战祸;就是不得不战,也可以多找一些与国,一些帮手。 担负这种外交的人,便是那些策士,那些游说之士。 游说之士 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前一派叫“合纵”,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连横”,是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 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是张仪;他们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 合纵连横 苏秦 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战国策》 要求:阅读第4、5两段,试讲一讲“苏秦、张仪”的故事 时间2分钟 张仪和楚相喝酒,楚相丢了一块璧。手下人说张仪穷而无行,一定是他偷的,绑起来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不认,只好放了他。 回家,他妻子说:“唉,要不是读书游说,哪会受这场气!”他不理,只说:“看我舌头还在罢?”妻子笑道:“舌头是在的。”他说:“那就成!” 后来果然做了秦国的相;苏秦死后,他也大大得意了一番。 张仪 《战国策》的由来 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任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 1.编者:西汉·刘向(汉初蒯通大约已经加以整理和润饰) 2.体例:国别体 3.时间: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西元前四○三至前二○二) 4.内容:战国说客的说辞及相关活动、事件等 5.特点:文辞极好 6.其它:战国作为一个时代名称,始于《战国策》 战国策 ①《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②《战国策》文辞妙绝,生动传神。把策士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都传达了出来,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也丝丝入扣,千载如生。读来如闻其语,如见其人。 ③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二百零二年;而战国的名称也是刘向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④《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描写人物形象逼真,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一、战国时代:七雄 二、游说之士: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