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83469

第2课《说和做》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74392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说和做,课件,32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民族。” 检查预习: 潜心贯注 校补 赫然 何妨 目不窥园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群蚁排 衙 迥 乎不同 气冲斗牛 慷 慨 淋 漓 小楷 qián jiào hè fáng kuī qiè wù lì yá jiǒng dǒu Kāngk ilín lí k i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积累词语: 目不窥园: 诗兴不作: 一反既往: 赫然: 潜心贯注: 慷慨淋漓: 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用心专注而深刻。 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zāng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被称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其诗往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爱憎情感;语言流畅,气势雄浑,真实朴素而精炼含蓄。代表作有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老马》,诗集《烙印》等。 知遇相惜,亦师亦友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珠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解题:观察标题,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写作对象:闻一多先生 写作内容:闻一多先生的写和做 选材: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若干片段 …… 初读文本 梳理结构 找出文中的过渡句、总结性的语句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⑧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⑨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7)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第二部分(8—20)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者“说了就做” 走近闻一多———找典型事例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些什么? 《唐诗杂论》 《楚辞“补校”》 《古典新义》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说 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做 起草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讲演,大骂特务 走到游行示威队伍前列 前期潜心研究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 做学问的时候,他目不窥园,足不下楼,潜心钻研,无声无闻; 干革命的时候,他起草传单,发表演说,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这种变化源于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闻一多先生在“说”与“做”方面前后判若两人,找出其变化 闻一多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 1925年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  结合闻一多先生所处时代背景与其生平,体会其变化 闻一多前后外在表现的变化却有着不变的精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