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用一束单色光照射逸出功为的金属材料,从金属材料中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则该束单色光中光子的动量大小为( ) A. B. C. D. 2.1899年,苏联物理学家列别捷夫首先从实验上证实了“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产生压力”,和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的频繁碰撞类似,将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测器,利用太阳光的“光压”为探测器提供动力,以使太阳光对太阳帆的压力超过太阳对探测器的引力,将太阳系中的探测器送到太阳系以外。假设质量为m的探测器正朝远离太阳的方向运动,帆面的面积为S,且始终与太阳光垂直,探测器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r,不考虑行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已知:单位时间内从太阳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太阳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其中T为太阳表面的温度,为常量。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太阳的半径为R,光子的动量,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量的单位为 B.t时间内探测器在r处太阳帆受到太阳辐射的能量 C.若照射到太阳帆上的光一半被太阳帆吸收一半被反射,探测器太阳帆的面积S至少为 D.若照射到太阳帆上的光全部被太阳帆吸收,探测器在r处太阳帆受到的太阳光对光帆的压力 3.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我国的一座重大科学装置。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一种高能物理实验设备,它的作用是通过将正电子和负电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让它们碰撞,以探索宇宙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动能大小均为的一对正负电子相向运动发生对撞并发生湮灭,产生一对光子。已知正、负电子的静止质量均为m,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所产生的一个光子的动量大小为( ) A. B. C. D. 4.氢原子的可见光光谱如图所示,谱线的波长满足公式(、4、5、6,),式中是常量。已知四条光谱线对应的光照射某种金属,仅一种光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 ) A.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最大 B.谱线对应的光子动量最大 C.谱线对应的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谱线是氢原子从第5激发态跃迁到第1激发态产生的 5.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但没有动量 B.库仑不但巧妙地解决了金属球所带电量成倍变化的问题,还发明扭秤并准确地测出了物体间的静电力 C.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D.法拉第发现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并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得出电磁感应定律 6.1925年,戴维森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电子的衍射现象,电子束在多晶Au上的电子衍射图样如图所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质子也能产生衍射现象。在某次实验中质子和电子的动能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B.在一定条件下,电子束也能产生干涉现象 C.实验中电子的动量更大 D.实验中电子的物质波更长 7.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满足,人们把这种波叫作德布罗意波。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的中子和另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的氘核同向正碰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 A. B. C. D. 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第一次使用波长为的光照射阴极K,调节滑片P的位置,当电压表的示数为U时,微安表的示数刚好为零;第二次改用波长为的光照射阴极K,调节滑片P的位置,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时,微安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