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85606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说课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72103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Lessons Process 说课过程 教材分析 1 教法学法 5 学情分析 2 教学过程 6 教学目标 3 4 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状况 二、学生情况 高一学生在初一时已经初步了解两汉历史,但是时间久远,加之初中课程内容较浅,所以对两汉内容多半已不记得。 高一学生在这一学期面临选科,所以历史学习应该更加满足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历史的潜力。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1.知道西汉与东汉朝代交替的基本史实。 2.了解汉初的社会背景;“文景之治”;汉武帝加强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光武中兴”。能够准确叙述重要的制度并理解其意义。 3.能够结合史实论述两汉时期大一统国家巩固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汉武帝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措施 ;两汉衰亡的原因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重点 难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提问法 归纳法 史料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 + + +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图表法 +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立意: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一、导入 通过对上节课的总结、带领学生阅读单元导言关于本课的内容、以及我们今天为什么处处都用“汉”来代表我们中华民族,引入本课。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过渡到新课,同时明确历史发展的继承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二、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提问: 西汉建立者,建立时间? 汉初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达成的效果如何?用原文回答。 设计意图:用学习聚焦提问,和分析史料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加深印象。 引导学生进行史料阅读,了解文景之治的成效。 增加“萧规曹随”的故事,引导学生大概了解黄老之学和“无为而治”。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二、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提问: 汉初基本沿袭秦制,被称为什么?汉初施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影响?针对影响,朝廷采取的措施什么?最终引发了什么事件?用原文回答。 设计意图: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汉初的政治制度、背景,以及发生的重要事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三、西汉的强盛 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用合作探究,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阅读归纳能力。认识汉武帝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并指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关系,增加历史知识。 让各小组合作探究: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措施是什么。分成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四个方面。 补充:封建社会的一大矛盾:皇权与相权。 政治 设立中朝、削弱诸侯、设立刺史、察举制、任用酷吏 经济 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淮、重农抑商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疆域 开疆拓土、北击匈奴 民族 汉族形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三、西汉的强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史料阅读,认识到董仲舒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三、西汉的强盛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初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引导学生联系到汉初诸侯王在缺少监管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