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85857

第六章 电子景区 课件(共29张PPT) 《旅游电子商务》同步教学(中国旅游出版社)

日期:2025-10-14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3138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六,中国旅游,教学,同步,旅游电子商务,PPT
  • cover
(课件网) * 第六章 电子景区 * 第一节 电子景区概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应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景区作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要大力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就必需提高信息化水平。 电子景区提供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旅游服务过程,它标志着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旅游者之间、企业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服务过程的变革。在旅游景区实施信息化建设,有益于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和预订服务,并有助于提升景区竞争力。 * 电子景区概述 电子景区虽然指的是行业信息化的一种,但其不是简单的景区数字化或电子化,不是用计算机技术对现有景区的业务与管理流程进行被动、简单、平面、反射的模仿和代码实现,其目的不在于将现有的流程不加优化、机械移动到信息系统中,不是为电子化而电子化。 因此,电子景区的概念,是指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存储技术等现代数字化技术,优化景区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目的在于为游客、景区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游客价值/景区价值 /旅游服务价值 /旅游中介价值 /景区投资与经营价值/行业竞争价值 * 我国电子景区建设现状 我国的电子景区建设,从体制上看,有两条渠道正在推行电子景区的建设与实施。 一个是国家金旅工程推进的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系 统(DMS),包含了一些风景名胜区; 其次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推进的国家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工程。DMS的建设颇有成效,但是现在看来更多是用于对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宣传和促销。后者的工作偏重于景区尤其是旅游价值较高的国家级景区,实施的电子景区规划与建设更有代表性。 * 风景名胜区的数字化工程建设 自1982年开始到现在,国务院共审定公布了6批18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近10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广袤国土上自然与文化遗产集中的地区,是旅游业中最有价值和代表性的地域。 近年来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保护管理和接待服务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理念的不断提升,数字化技术逐步成为新时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现代化建设管理的主要手段,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效益日益显现。 * 建设成效 (1)风景名胜区初步具备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从启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工作至今,景区数字化建设取得了许多成果。2002年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研发和试点工作开始,形成了现在数字化景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层。2004年,九寨沟和黄山被纳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数字景区示范工程,探索景区现代化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和新机制。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2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列为试点单位,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景区建设的指导和培育。2006年,电子景区建设的有关内容纳入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现代服务业专题,预示着数字化景区建设面向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 * (2)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以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依据,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程建设、资源保护和利用状况进行卫星遥感动态监测,为政府宏观管理提供科技支撑的辅助管理系统。现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省级主管部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两个层面的子系统建设和建设部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目前已组织完成全国29个省级主管部门和全国140余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监管信息系统软件系统安装调试和卫星遥感数据采集项目工作。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按要求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和固定计算机设备。 * (3)监管信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