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90186

5.2 测量电阻 课件(共38张PPT)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831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测量,电阻,课件,38张,PPT,教科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测量电阻 爷爷的收音机坏了,小聪和小明决定把它修好。经过检查,发现一只标注模糊的电阻引线断了,需要更换。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阻值呢? 情境导入 1. 伏安法 根据欧姆定律I=变形可得R=。对一个未知电阻,用电压表测量它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它的电流I,代入R=中就可求出其电阻值。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知识点 伏安法测电阻 1 感悟新知 2. 实验 测量未知电阻 实验题目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 R= 实验待测量 电阻两端的电压U、通过电阻的电流I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待测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 图及实验步骤 ① 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 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 分别测出三组电流值和电压值, 把实验数据 记入表格中; ③ 分别计算出 三次所测电阻的阻值, 并计 算出它们的平均值Rx= 实验记录 实验 序号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阻的平均值/Ω 1 2 3 特别提醒 实验注意事项: 1. 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移至阻值最大处。 2. 选用电流表时,电流表量程要大于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了减小误差,要求测量时电表指针偏转的幅度在满刻度的以上。 3. 每次读完数据后要及时断开开关,避免通电时间过长引起待测定值电阻温度升高而使阻值变化,造成较大的误差。 4.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进行多次测量。 [中考·邵阳] 小红同学在某次物理实验考查中抽到考题《用伏安法测量某未知电阻的阻值》的实验,实验电路图如图1 甲所示,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例1 (1)根据电路图,把图1 乙中所缺失的导线连接起来; 解:如图2 所示。 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且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接入电路。 (2) 开关闭合前,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_____(填“左”或“右”)端; 左 解析: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要调到阻值最大处,即滑片应滑到最左边。 (3)粗略检查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出现反偏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填“A”或“B”); A. 电压表量程选小了 B.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B 解析: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选B。 (4)通过三次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三次得出的电流如图1 丙所示,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可求出所测未知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2 1.8 2.4 电流I/A 0.2 0.3 6 解析:如图1 丙所示,电流表示数为0.4 A,根据R=可得,三次测量的电阻分别是:R1==6 Ω,R2==6 Ω,R3==6 Ω,则三次测量电阻的平均值是6 Ω,故所测未知电阻的阻值为6 Ω。 实验拓展 “外接法”与“内接法”: 可用如图3 所示的两种电路来进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图3 甲被称为电流表外接法, 图3 乙被称为电流表内接法。在图3 甲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会使电流表所测电流偏大,从而使所测得的电阻值偏小;在图3 乙中,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会使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值偏大,从而使所测得的电阻值偏大。初中阶段一般忽略电流表和电压表带来的误差影响。 1. 电压—电流图像 除了用表格形式记录测量结果外,我们还可以用图像的方式表示,如图4 所示,横坐标表示电流I,纵坐标表示电压U。 知识点 电压—电流图像 2 方法导引 图像法是分析物理量关系常用的一种方法,图像可直观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探究———研究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电路:如图5 所示。 (2)实验过程:①根据电路图把电源、开关、灯泡、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滑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