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90309

2024苏教版(2017秋)科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每课教学反思

日期:2025-05-2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9次 大小:142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第四,教学,每课,打开工具箱,单元
  • cover
2024苏教版(2017秋)科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每课教学反思 10 认识工具 《认识工具》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材料内容的第一课,刚接手这一课时,在分析教材、研读课标及查阅资料等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初步的处理,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没有接触过工具,所以我把认识和初步使用工具定为本课的重难点。根据上课时学生的反应,基本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我觉得有这样几点成功的地方:1.学生对这一节课非常感兴趣,下了课还围着我不断的问什么时候还能使用其他的工具完成任务。2.本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思路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以教材为主圆满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帮工具找家”和“选择工具完成任务”,这两个环节通过两项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工具,并初步了解这些工具的用途。体现出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设计适合二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3.教材中羊角锤和尖嘴钳的使用共设计了4项活动,如果按照教材一项一项的做,对教师的教学把控能力要要求较高,学生在不断的一收一放中,也很难一直保持注意力。所以我将这4个活动设计成“围图形”活动,并且用视频展示活动全过程,效果非常好,学生热情高涨,每一个实验组都完成了既定的任务。 不足的地方:对于在备课时我十分担心的钉钉子砸到手的问题,从试教到正式上课,所有孩子都能注意到钉钉子的安全问题,反而是我一开始认为非常简单的拔钉子活动,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有的孩子虽然用到了羊角锤,但是只用羊角卡住钉子,然后直接往上拔,还有的孩子控制不了拔钉子的力度,拔出来的钉子会伤到围在一起的实验组其他同学,所以在以后上课的时候,要对拔钉子的安全问题进行重点教育。 11 拧螺丝 新课标明确指出,科学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一设计一探究一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在本节课我以“探究式学习”为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把科学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科学服务于生活。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知道螺丝刀就是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认识在轮上用力,具有省力效果;了解在轴相同的条件下,轮越大越省力的科学原理。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重点:通过组装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难点: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在轴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12 做个小温室 1、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在材料选择时没有想到更多可用的材料,因此在最后的制 作过程中思维被固化,材料连接上遇到了难题。 2、在前期的学习中,没有培养学生正确评价作品的能力,因此在给别人的设计图提建议时,可行的、有价值的建议不多,因此低段学生科学素养、科学基本能力(如观察、描述、记录、评价等)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 3、在本节课中,仅小温室的制作过程就有30分钟,这么长时间的小组合作动手活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太长、耐心不够、容易发生争执,因此利用更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让孩子能较快完成制作小温室的任务,教学效果会更佳。学生自制的泡泡泥干球连接效果较好,如有条件训练学生使用热熔胶枪来连接竹签,更快捷且制作的小温室更结实。 4、建议材料盒中加入尺子用于测量、剪出合适大小的塑料薄膜。 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这节课是本册的专项学习,是科学探究能力的专门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分分为三课时,先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