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90847

人口迁移史备课资料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27次 大小:7064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口迁移,史备课,备课,资料
  • cover
专题 人口迁移史 【名词解释】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 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人口变动 根据人口学,人口变动主要分为三种:人口自然变动、人口迁移变动、人口社会变动。而人口迁移变动又是人口变动中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说人口迁移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口迁移对经济、对城市发展有很大的价值。 国际人口迁移规律 人口迁移主要分在两个方面 一是地域性质的省际迁移。如美国在1980-1990年代往西和南部人口迁移,日本在二战后中部人口往南北部迁移。 二是人口迁移趋势。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迁往城市,第二阶段是中小城市迁往大都市圈。 像中国、日本这种依次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国家适用于此规律,而像美国这种第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的国家则第一阶段不明显 【知识梳理】 中国古代人口大迁移 一、第一次衣冠南渡 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入内地,与汉族混杂而居。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到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迁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万。 二、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战乱 发生在公元8世纪的安史之乱时,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战乱。人口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 三、两宋时期的人口南迁 公元12世纪,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随着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国占据中国大陆中北部,大批人口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 影响:三次北人南迁使得江南地区取代中原,成为中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地区。北方民族不断进入华北、华中,甚至江南。而汉民族国家的统治者,则不断调动士兵、居民,迁移到值得开发的土地,或者需要守卫的边疆。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在中国的史籍中,移、发、迁、徙、实、屯,这些字不绝如缕,每出现一次,就意味着一次规模或大或小的、由官方发起的移民。) 四、明初山西大移民 官方历史的记载中,这次移民之前,由于连年战乱屠戮、北人南迁,北方的人口从全国户数的四成,降低到不足一成半,千里沃土化为废墟。中国北方经济衰败,而江南则人满为患。比如扬州,这座位于长江以北、曾经最繁华的城市,在朱元璋的军队占领之时,只剩下18户人家。作为统治者,朱元璋不得不发动一次声势浩大的移民,命令他的百姓和士兵去人口稀少之地开垦、守卫。这次移民规模之大,空前绝后。 据《简明中国移民史》记载,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移民700万,华北地区移民490万,西北、东北和西南边疆也有150万,合计1340万,几乎占到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两成。 在北方民间,这次大移民的标志性记忆,是一棵大槐树。山东、河南、河北地区,至今有民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鹳窝。”这棵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据说是汉代的古槐。山西虽在北方,但地形阻隔,战乱较少,人口远比惨遭蹂躏的华北平原地区稠密,而山西土地少,不足以供养太多人口。明代初年,山西人被大量迁移到河北、河南、山东以及陕甘一带,最南抵达淮河流域。从山西南部出发的移民,往往要经过山西洪洞县,在那里稍作停留。 经过明代初年的大移民,华北、华中地区的经济得到恢复。在后来的记载中,往往可以看到“国朝初,人稀少”的记载,而到永乐年间,土地渐次开垦。北京、开封、河间等城市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 后来靖难之役,北方又经历了一次补充北京、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