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1.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2.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3.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树立法治意识 01 自 主 学 习 活动一 认真阅读教材P100-103,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1、什么是法治意识?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3、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时代要求? 4、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5、怎样依法办事? 板块一、树立法治意识 说一说: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活动三:以案说法 结论: ①依法办事,就是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理由: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②遇到问题,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③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 建设法治中国 共同事业 受益者 践行者 法治中国的建设要依靠谁? 对人民: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2. 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1.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 2.有助于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其忠于和维护宪法。 3.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宪法情感。 4.有助于在全社会传播宪法理念,树立法治信仰。 法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因此,一定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对宪法和法律信仰与崇敬,把法律规定内化为行为准则,积极主动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思考:从习近平的这段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奉法者强则国强 ②对国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树立法治意识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 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内心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 一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治理机 制的研究,共调查了2834名未 成年人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 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 门学校学生。 从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部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一、树立法治意识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人民) (国家) (法律) (青少年) 树立法治意识 01 小宇的爸爸原来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因债务问题公司宣布破产,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小宇的爸爸常常酗酒,每次喝醉后,就拿小宇的妈妈出气,非骂即打。每当小宇哭着恳求爸爸不要打妈妈时,爸爸就冲小宇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