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目 录 01 挑战中考题·查知识漏洞 命题点一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命题点二 原子结构 命题点三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 命题点四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命题点五 离子概念、形成和符号的书写与意义 命题点六 元素的概念及理解 命题点七 元素的分布 命题点八 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 命题点九 元素周期表 02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 03 知识通关演练 命题点一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1.(2023 广州)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B.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答案】A 【解析】A、空气湿度增大,说明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加,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故选项解释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不会由运动变为静置, 故选项解释错误。 D、酸具有通性是因为酸都能解离出氢离子,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A。 2.(2023 河北)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增多 D.数目增多 【答案】A 【解析】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间隔增大,分子的质量、种类、数目均不变。 故选:A。 命题点二 原子结构 3.(2023 恩施州)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e﹣3是一种新元素 B.He﹣3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2个电子 C.He﹣3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D.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 【答案】D 【解析】A、He﹣3属于氦元素,不属于新元素,故A错误;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2个电子,故B错误; C、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中子为3﹣2=1,故C错误; D、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4.(2022 湖州)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例如: (1)构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是因为 分子之间有引力 。 (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是因为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3)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 质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构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 (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是:质子之间存在引力。 故答案为:(1)分子之间有引力; (2)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质子之间存在引力。 命题点三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 5.(2023 成都)化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锌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锌原子的质量为1.096×10﹣25kg,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