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93932

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7522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安徽省,教学,试题,地理,二模,质量检测
    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70年代,京津冀地区开始开采地下热水供暖。近年来,该地区开采深层地热水,并将热能利用后的含有害成分的地热尾水重新灌入开采层,环境效益显著。据此完成1-2题。1.京津冀地区利用地热能供暖有助于当地 A.优化产业结构B.推进降碳减排 C.建设海绵城市D.防治地面沉降 2.将利用后的地热尾水回灌开采层可以 ①提高地热水的温度②稳定地热水的水量 ③减轻地表水土污染④减缓城市内涝灾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的鄂温克族人曾以游猎、捕鱼和饲养驯鹿为生,形成一种移动的生态迁移聚落。这种聚落由若干家庭共同组成,称为“乌力楞”。“乌力楞”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猎获品平均分配等制度。图1示意鄂温克族人生存空间格局。据此完成3-4题。 3.“乌力楞”选址主要考虑当地的 A.地形和水源B.气候和土壤 C.军事和交通D.政治和文化 4.“乌力楞”蕴含的地域文化有利于鄂温克族人 ①稳定食物来源②抵御野兽侵袭 ③适应气候变化④开垦肥沃土地 A.①②B.①③C.②②D.③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瑞典提出可再生能源替代构想,计划204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当前,该国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较快,“风光”电站分布(图2)日趋合理。图中a、b代表风力和太阳能光伏两类电站。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a、b电站类型及其发电量季节变化为 A. a为风力电站,四季发电量均匀 B. a为太阳能光伏电站,四季发电量均匀 C. b为风力电站,冬季发电量较大 D.b为太阳能光伏电站,冬季发电量较大 6.瑞典国内 A.东部沿海年降水多,光伏电站数量较少 B.西部地形较为平坦,风力电站数量较少 C.南部电力需求量大,两类电站数量较多 D.北部政策支持较早,两类电站数量较多 图3示意我国某科研团队研究的青藏高原不同边界年内各月水汽净收入状况。据此多 成7-8题。 7.青藏高原水汽净收入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8.青藏高原冬季水汽的主要来源地和夏季水汽输入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A.印度洋 东北季风 B.太平洋 东南季风 C.北冰洋 西北季风 D.大西洋 西南季风 图4示意某年8月3日晴天午后我国某绿洲和周边沙漠的气温随高度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9.图示时刻,在距地面1—10米范围内绿洲地区气温 A.垂直变率上部较大 B.一直高于周边沙漠 C.垂直变率大于沙漠 D.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10.图示时刻,绿洲地区 A.空气对流运动弱,利于水分保持 B.气压较低,利于干燥气流汇入 C.空气对流运动强,利于水分散失 D.气压较高,利于湿润气流流入 白令海是同纬度海洋生物量最高的海域。该海域通常每年11月自诺顿湾开始结冰,3月海冰面积达到最大。2018年3月,白令海海冰面积异常减小,且高生物量海区生物量较往年增多,研究表明该现象主要与阿留中低压中心位置变化有关。图5示意2018年3月白令海及周边部分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11-13题。 11.相较于白令海峡,诺顿湾海水结冰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潮汐潮差②海水运动速度 ③纬度位置④海城封闭程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2018年3月白令海海冰面积异常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 A.偏西,偏北风携带冷空气南下 B.偏西,偏南风携带暖空气北上 C.偏东,偏北风携带冷空气南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