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三角形的内角和》 说课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目 录 01 说教材 1.1、教材分析 本节课将介绍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学生将通过实验和数学证明来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并掌握如何运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还将探讨三角形不等式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和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更加深入的平面几何概念,提高几何直观能力,为今后学习更复杂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及其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全面解读说教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组织学生通过量、剪、拼等实践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0 A+B+C+D=360 x(2π-6) 重点 难点 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02 说学情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初步的数学推理和证明。此外,他们已经学习了初步的平面图形和角的概念,对三角形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教材设计了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02 说教法学法 二、关注学情说方法 学法 自主探索 小组交流 互学互教 教法 启发 讲授 活动 希沃课件辅助 03 说教学过程 0 A+B+C+D=360 x(2π-6) 情景导入 五、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小结作业 1.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2.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3.三角形的3条边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复习导入 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1.要想用小棒围一个三角形,至少要用几根? 思考: 2.是否有了3根小棒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你的三边之和是比我长,但三个内角之和并不比我大。 我不但三边之和比你长,而且三个内角之和也比你大! 你同意谁的说法呢?为什么? 情境导入 90°+ 45°+ 45°=180° 90°+ 60°+ 30°=180° 知识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 探究新知 从第113页剪下3个三角形,小组合作,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 初步结论: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验证环节,小组合作要求: 1.四人一小组,利用学具袋里的学具进行验证。 2.各组把本组验证的方法和发现记录在相应的 学习卡上。 3.时间为5分钟。 想办法把每个三角形的 3 个内角拼在一起, 看看拼成了什么角。 2 3 1 1 平角 3 2 3 1 平角:180° 自己再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先剪下来, 再拼一拼。 结论: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3.3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必做题,完成教材的练一练。 2.选做题 【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并且为接下来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做铺垫。。 3.4课堂小结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04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 ...